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政策重心已從“穩增長”移向“促改革”

  • 發佈時間:2014-09-12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喬誌東  責任編輯:孫業文

   預計央行可能會適時選擇“扶貧金融、農林水利”等特定領域進行新一輪的定向降息、定向降準

  “如果説上半微刺激信號的實質是穩增長,那麼下半年新常態信號的實質就是促改革。”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9日達沃斯論壇企業家交流見面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要就中國“經濟新常態”格局以及宏觀調控創新的“新亮點”兩大領域集中闡釋了自己的觀點,引發市場的強烈回應。

  管清友表示,自7月18日主持召開專家座談會以來,李克強總理已經很久沒有在公開場合談論經濟和政策走勢,二季度時李克強總理頻繁強調的微刺激信號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7月29日習總書記重申的新常態,這背後實際上隱藏著政策重心從穩增長向促改革、調結構的變化。

  李克強總理強調,經濟增長目標是7.5%左右,所謂左右就是説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的,只要是有就業、增收入、沒有水分、又有效益、節能環保的發展,都屬於在合理區間,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願意保持的。

  “李克強總理仍強調了處於合理區間,所以即便後面公佈的數據低於預期,市場也不要再奢望會觸發全面寬鬆。”管清友表示,全面寬鬆的舊常態不會再現,取而代之的是定向調控的新常態,在新常態之下,政策重心將向促改革轉移。

  交通銀行資産管理中心高級研究員陳鵠飛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總理對經濟增長的論述可以推斷,新常態的GDP增速放緩已基本成為共識,預計8月份經濟金融數據可能仍會有所回落,工業、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也可能將再探新低。不過,在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新常態格局下,一定要識大局、看全面、看趨勢,未來經濟觸底、産業升級的動力只能是源自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釋放。對此市場應有清醒的認識。

  陳鵠飛認為,在經濟新常態格局下,未來通過改革大加速、全方位降低交易成本、釋放制度紅利已成為共識。為應對第三季度經濟、金融繼續下行的風險,貨幣政策也將在繼續保持定力的同時有所作為,預計9月份央行可能會適時選擇既立足於當下又著眼于長遠的扶貧金融、農林水利等特定領域,宣佈新一輪的定向降息、定向降準。

  “貨幣政策是總量政策,即便是定向寬鬆也有局限性,不可能取代改革。”管清友稱,根本出路是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將存量和增量貨幣引導至三農、小微和新興産業。對市場來説,沒有促改革和調結構的深入推進,就沒有無風險利率的趨勢性下降和股票市場的趨勢性長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