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日本人職業認同感“倒數第一”

  • 發佈時間:2014-08-29 08:57:3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志文  責任編輯:王斌

  近日,在一項由全球性社交媒體帶頭髮起的、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的職業認同感調查中,日本排名墊底。無獨有偶,在美國蓋洛普公司公佈的2011—2012年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的僱員對工作敬業度的調查結果中,過去被普遍認為勤勉的日本人,敬業度僅為7%。人們不禁要問,當下的日本怎麼了?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全盤接受美國改造,特別是在經濟社會領域選擇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利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帶來的機遇,一躍成為東亞經濟的領頭雁。好似受美國學者傅高義所著《日本第一》一書的啟發,日本社會開始産生優越心理,社會自信愈發強烈,對“縱式社會”文化大為推崇。

  “縱式社會”特別重視上下級的垂直關係,成員對所處社會組織具有很強的歸屬感和依存度,往往可以為集體利益不惜放棄個人意志。日本文化人類學者中根千枝認為,正是由於這種文化特徵才使得日本能夠實行終身雇傭體制,也使日本的經濟成功成為可能。事實上,戰後的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得益於這種企業管理模式,尤其表現在它為被雇傭者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和較為強大的組織後盾。源於社會自信的充盈與管理模式的激勵,當時的日本人普遍執著于工作,“瘋狂”創造社會價值的他們在西方學者眼裏成了“經濟動物”。

  隨著“廣場協議”的簽訂,日本進入了“失去的二十年”,房地産和金融市場陷入危機。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更是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一方面國內生産總值持續負增長,前景堪憂;另一方面公共債務規模不斷擴大,風險攀升。今年以來,雖然安倍政府試圖通過提高消費稅來減少財政赤字並刺激消費,但效果並不明顯,二季度日本經濟的表現依然乏力,悲觀情緒深入蔓延。

  經濟頹勢下,高物價和低薪酬之間的鴻溝越拉越大。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一些日本企業被迫裁員。2001年,松下、富士通、新力等公司相繼推出裁員計劃,日本引以為豪的終身雇傭制“神話”就此終結,勞動力市場的短期需求乏力和長期供給不足,嚴重影響了日本人的安全感。於是,日本人開始拋棄“轉職為恥”的傳統觀念,紛紛嘗試換一份外企工作。

  經濟長期低迷不振,職業穩定性又受到威脅,當下日本人的職業認同感變低也就不足為奇了。深感受挫的日本人甚至開始相信,過去的經濟奇跡,或許只能在今天嘈雜的“扒金庫”遊藝廳中尋覓到蹤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