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一號文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 儘管國內糧食總産量持續增加,但品種結構存在産需矛盾,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挂,形成糧食産量、庫存和進口三量齊增的現象
△ 保障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是必須破解的一大難點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圍繞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産,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擴大農産品有效供給,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新近公佈的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今後我國“三農”發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8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行了解讀。
著力解決兩大突出問題
“總體看,農業農村發展平穩向好,糧食增産、農民增收是兩個最主要的指標。但必須看到,當前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中也存在很多新問題,有些問題對下一步的發展會構成比較大的制約和瓶頸。”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表示,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中,要抓住當前農業農村中的突出問題,制定相關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著力把突出問題解決好。
陳錫文表示,當前農業農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是糧食總供求失衡,價格下跌,進口和庫存都創新高,需要調整農業生産結構。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挂,而且出現了糧食産量、進口量和庫存量三量齊增的複雜現象。國內糧食供給的品種結構和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存在著不適應的方面,比如説有的品種例如大豆,市場需求增長很快,但國內生産滿足不了對大豆的需求。
第二是農民增收缺乏新的亮點和支柱。家庭經營和工資性收入在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中分別佔39.4%和40.3%,是農民收入的兩個最主要來源。但當前糧價低迷,部分農産品價格出現明顯下跌趨勢,國家也難以繼續提高政策性收購價格,依靠增産和提價來實現增收面臨很大挑戰。去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最慢的一次,只有0.4%,即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只增長了60多萬人,和世紀之交時每年增長1000多萬人的態勢相比,發生了明顯變化。在這兩個主要動因都減弱的背景下,怎麼增加農民收入,是必須破解的第二大難題。
糧食産需矛盾引發進口
“去年,我國糧食産量為12400多億斤,前年的糧食産量是12100多億斤。雖然連續多年增産,但和實際需求相比還有缺口。根據各方面情況判斷,現在大概國內的供求缺口在400億斤到500億斤,需求大於供給,也就是説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進口一部分糧食。”陳錫文説。
為什麼實際缺口是400億斤到500億斤,去年進口糧食卻達2400億斤,進口量為何比缺口大很多呢?陳錫文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品種結構。2400億斤中,大豆就超過了1600億斤。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植物油的消耗、對畜産品的消耗越來越大,在加工植物油和提供飼料方面,大豆非常關鍵。因此,人們對大豆的需求增長非常快。但在中國,大豆屬於低産作物,經濟收益也不高,所以農民不大願意種,導致大豆進口激增。二是品種調劑。比如進口大麥、高粱、木薯等品種實際上是用來替代玉米的。據海關統計,以上品種去年進口約700億斤。玉米的替代品之所以大規模進口,完全是由於價格低且不實行關稅配額制度。
針對國內外糧價倒挂情況,從前年開始,中央政府已經對一些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進行改革。2014年新疆的棉花以及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豆實行了目標價格改革,去年夏天在長江流域實行了對油菜籽收儲制度的改革,去年9月份明確提出了對玉米臨時收儲價格的調整,從每斤1.12元降到了每斤1元。陳錫文表示:“雖然價格降低了,但還是高於國際市場,還是由政府定價。今年正在研究怎麼讓價格的形成回歸市場。應當明確的是,價格應由市場決定,同時政府必須保障農民獲得合理收益。”
增強農業供給結構適應性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圍繞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産,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擴大農産品有效供給,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中農辦副主任韓俊表示。
首先要調整優化農業産品結構、生産結構和區域結構。樹立大農業、大食物的觀念,不能單純以增加産量論英雄,要念好山海經,唱好林草戲,合理開發更多農業資源。特別是要統籌糧、經、飼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品種多樣的産品。同時,下大力氣提高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要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升級的需要,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産、品牌化行銷,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農産品的信任度。
其次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把農業生産與農産品加工流通和農業休閒旅遊融合起來,培育壯大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更好地滿足全社會對農業多樣化的需求。
“有一點需要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説糧食不重要了,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生産能力。當然糧食生産要尊重市場規律,要順應供求變化,要實時調整糧食種植結構,特別是玉米非優勢産區要把産量壓下來,要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真正加大對糧食主産區的支援力度,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韓俊説。(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