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讓高品質更公平的教育惠及億萬家庭
- 發佈時間:2015-11-11 11:33: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讓高品質更公平的教育惠及億萬家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的重要內容。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現代化,讓高品質、更公平的教育惠及億萬家庭,是全社會共同心聲。因此必須卯足勁,抓落實。
要讓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必須在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上做文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正處於追求品質、提升內涵的新階段。教育觀念相對落後、教育體制機制不活、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等,在一定程度上與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期待和願望不契合。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現代化正是對這一期待的積極回應。
更高品質的教育離不開教育優先的投入保障機制。自2012年以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連續三年超過4%。下一個五年,各層次教育需要更明確的發展目標,包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提高高校教學水準和創新能力,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準。這都需要加大真金白銀的投入,使教育硬體軟體進一步提升。
更高品質的教育還需要建立以品質為導向的體制機制,尤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品質上來。必須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堅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改革。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更高品質的教育需加快縮小教育差距,體現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未來五年,應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步伐,更加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為城鄉教師雙向流動創造條件。説到底,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應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並向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傾斜。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也是教育高品質的重要體現。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緊緊抓住提高品質和促進公平,加快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跨越,就一定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