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改革于調控 中國堅定推進金融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5-13 14:41: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隨著中國央行半年內第三次降息並擴大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中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接近尾聲,步入深水區的金融體制改革啃下一個關鍵“硬骨頭”。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佈,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央行先後兩次調整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
分析人士認為,在存款保險制度已經實施的情況下,經過一系列改革,存款利率定價進一步差異化,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利率環境,這將推動中國金融業進入新時代,為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創造條件。
事實上,在中央“寓改革于調控之中”的工作思路下,近年利率市場的改革有條不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變動”“浮動”頻頻來臨,各家銀行機構存款利率已經出現較大差異。不少地方中小銀行接近頂格上浮,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存款利率定價上浮水準相對保守。
以3年期存款為例,中小銀行上浮後利率為4.875%,而五大行執行新基準利率,則只有3.5%,相差1.375%。如果持有100萬元存款,存在國有大行比存在中小銀行每年利息要少1.375萬元。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考慮到1.5倍的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利率市場化正在進入“最後一公里”衝刺階段,預計下次降息時很有可能宣佈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
存款利率和匯率浮動區間擴大、存款保險制度出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獲得新政策支援……近年來,中國金融改革動作頻頻,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有力支援了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當前,中國正採取系列重要舉措,力爭年內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包括使境內外個人投資更加便利化,改革事前審批制度和QFII投資渠道;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放鬆跨境融資管制,包括適時推出深港通;修改《外匯管理條例》,以適應資本更加自由流動的要求。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在加快。本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就是否讓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中的第五種貨幣展開討論,業內對人民幣被納入SDR普遍看好。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被納入SDR後,將形成倒逼機制,促使中國加速推進金融體制改革。
當前,在金融資源到實體經濟之間,仍然存在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大量資金要麼流向大型企業、房地産行業,要麼在金融體系空轉,而很多急需資金支援的中小企業難以從貨幣總量中分一杯羹。”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人們普遍認為,必須從金融體制改革入手,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讓金融活水更好地灌溉實體經濟之樹。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需要發揮宏觀政策工具的“組合拳”作用,需要財稅、産業、區域政策進行引導。“利率政策引導社會融資成本降低還需要有效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激勵金融創新的法律加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