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吳國強:香奈兒降價顯示價值規律理性回歸

  • 發佈時間:2015-03-20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姚慧婷

  ◎吳國強

  “只漲不跌”的香奈兒降價了。3月18日,據媒體報道,奢侈品品牌香奈兒下調旗下産品在中國內地的售價,同時上調歐洲地區的售價,幅度均為20%,調價後兩地價差不超過5%。香奈兒方面稱,此次調價的目的是為了縮小各個市場間的價差,打擊代購市場。有分析認為,香奈兒的降價可能引發奢侈品行業整體降價。

  不知從何時起,對於香奈兒此類奢侈品品牌“國外徹夜排隊”、“大媽掃貨”、“搶購一空”等字眼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裏。筆者作為一名工薪階層,雖然沒有買過香奈兒,但學過價值規律,當價格與價值在逆向波動的狀態下,難道香奈兒們降價不是必然麼?

  價值規律其中重要的一條,即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其表現形式。當商品的價格波動遠離價值,甚至一直偏離價值之時,這就不符合價值規律了。

  根據媒體報道,造成香奈兒等奢侈品地區價格差的核心因素有兩個:一是關稅,二是品牌內部存在地區定價差異化,奢侈品的定價規律是經濟越不發達的地方,定價越高。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曾表示,奢侈品品牌拿進口關稅高作為地區價格差異的原因只是藉口,地區價差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品牌針對初級市場對産品價格的高估而有意識提價的結果。由此觀之,香奈兒降價只是在歐元貶值的背景下,意圖擴大中國市場的無奈之舉。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曾透露,去年中國境外消費已經超過人民幣1萬億元。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商品已經基本可以滿足國人需求。生産決定消費,消費反作用於生産。如今中國高價品牌不僅涵蓋了服裝、珠寶、手包等領域,茶葉、瓷器、傢俬等領域的中國自主奢侈品品牌反響也不錯。僅去年一款天價月餅與幾款奢華別墅就足以讓國外奢侈品品牌汗顏!

  事實上,奢侈品並不神秘。在奢侈品行業內流行著這樣一個成本計算公式:“原材料+加工成本+奢侈品牌價值+市場公關成本+旗艦店年度成本+關稅與政府稅率=實際銷售價格”。

  其中,原材料成本往往不足10%,比如前兩年曝出的上萬元的某歐洲一線品牌西服或夾克,布料並非來自時尚之都義大利,而是出自一家山東企業,成本僅數百元。

  隨著消費者日漸回歸理性,在如今經濟增速減緩、反對鋪張浪費,以及全球各大奢侈品品牌紛紛進軍中國市場的背景下,香奈兒降價僅僅是開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