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外商投資中國“新常態”:進退之間含金量不斷提升

  • 發佈時間:2015-02-11 07: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歡 于佳欣 王建華  責任編輯:張少雷

  手錶製造商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日前突然宣佈關閉,松下公司表示近期將從中國撤出兩條彩電生産線,微軟決定逐步關停原諾基亞在華兩家手機生産廠……

  針對某些外企在華經營調整的事態,有輿論判斷這是“外企撤資潮”的表現。果真如此嗎?分析事態不能只看到“外商投資幣”的背面,還要審視標明價值的正面。

  2014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約為128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流入國。更重要的是,在保持總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外商投資的結構和品質持續改善。

  這些數據和事實均表明,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並未減弱,相反,由於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中國經濟正在從中低端水準邁向中高端水準,外商對華投資的含金量也隨之不斷提高。

  可以説,這是外商投資中國進入“新常態”的一些典型表現。

  事實上,跨國公司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徵和自身全球化業務佈局的新需要,有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投資結構、産業格局以及地域分佈。

  對於中國來講,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從低附加值的低端生産環節“遷離”,而更多的外商企業則加碼投資高附加值的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兩者進退之間,不斷提升的是外商投資“含金量”。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市場規模空前擴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而隨著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其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發展階段演進的趨勢更明顯,這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無疑是越來越強大的。

  “中國具有超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超10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超7%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表示,龐大的市場規模、高漲的消費能力和完善的人力資源,是中國吸引外資的魅力源泉。

  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標準提高、稅收等傳統優惠政策取消……目前,中國傳統産業投資相對飽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外資超國民待遇的政策已經改變。面對轉型升級的大趨勢,民營、國有及外資企業都在積極進行調整,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根據所在國發展情況及自身業務需要,跨國公司在實施全球化戰略過程中採取兼併重組等措施,對其全球業務重新調整和佈局,屬於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事實上,近年來遷出中國的外企,帶走的大多是低成本依賴和低附加值生存。但在研發、行銷等高附加值産業領域,鮮有外資遷離,反而是紛紛增加投資。

  進入2015年,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已經先後在鄭州、杭州、重慶、天津四個城市開設零售店。加上2月底即將開業的瀋陽店,中國內地蘋果零售店的數量將增長至17家。

  “如今的中國對任何一家跨國公司而言,都是巨大而重要的市場,”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安吉拉·阿倫茨説,在中國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跟上發展的速度。

  中國吸引外資的結構正在深度調整,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佔比下降,在製造業中,通訊設備、電腦、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高端製造業吸收外資保持較好規模;而醫療、養老、物流運輸和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擴大開放。

  2014年,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約為663億美元,同比增長7.8%,佔比升至約56%,而傳統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同比下降12.3%。

  “中國按照産業結構的政策調整方向對引進外資的結構進行了調整。”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張漢亞説,淘汰一些耗能、過剩的産業,吸引更多外資投入高科技行業和服務業是必然趨勢。

  此外,吸引外資的中國地區結構也發生了變化。2014年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同比增長7.5%,而東部、西部地區則規模保持穩定,同比分別增長1.1%和1.6%。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亟須高水準利用外資,今後中國利用外資將更多依靠法律、制度、政策和服務等軟環境建設,依靠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擴大開放。

  中國商務部正在制定新時期全國投資促進戰略,重點研究加強國別招商、産業招商、區域招商;研究提出鼓勵吸收外資轉型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政策措施,制定鼓勵外商投資地區性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的支援政策。

  這些都是外商投資中國的“紅利召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