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我國大企業版圖如何變遷

  • 發佈時間:2015-01-05 05:59:3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一直以來,大企業都以其體量巨大,並在業內具有引領作用而著稱。據中國企業聯合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500家最大的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到56.68萬億元,與國內生産總值56.88萬億元大體相當。僅以我國最大的企業中石化為例,其營收已達到“省份級”水準,如果將其納入2013年31個省區市地區生産總值的排名中,可高居第六位。

  我國大企業的發展既遵循著一般的成長規律,更有政府的強力推動。未來10年,我國大企業版圖將如何變遷?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大企業以資源類、一般製造業類、建築類構成為主,呈現出勞動密集型、外貿導向型的發展特點。從由重到輕、由實到虛的産業演變規律來看,我國大企業仍舊處於“重”和“實”的階段。中國500強榜單發佈至今已有13年,在此期間,在榜單中蟬聯超過10年的企業共有190家,這些企業中半數左右屬於鋼鐵、建築、煤炭、汽車製造、有色、銀行、電力7大行業,帶有明顯的行業屬性,其成長伴隨著行業紅利和行政力量。而今,這些行業紅利正在加速衰減,隨著行政干預逐漸放開、民營企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網際網路力量逐漸興盛,我國大企業的産業格局將會發生巨大變遷。

  大企業的發展反映一個國家産業競爭力的變化,這從各國入圍世界500強的大企業所處的行業可見一斑。我國的大企業主要集中在採礦、工程建築、鋼鐵、商業銀行、貿易行業,而美國大多集中在流通、金融、食品和大保健領域。每一個國家的優勢産業的形成路徑都各不相同,美、歐的特點是遵循經濟發展和産業更替規律,逐步形成優勢産業。而我國作為後發國家,有的産業則更多依靠政府進行強勢推動,這也是礦産能源、銀行等企業高居大企業榜單前列卻多遭詬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放開行政干預,無疑將加速目前大企業所處産業格局的重塑。

  中國企業聯合會每年發佈的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顯示,2013年入圍門檻只有21億元,與世界100家跨國公司的2101.25億元相差懸殊,平均跨國指數為13.60%,也遠低於世界100家跨國公司的平均跨國指數64.55%。

  2014年世界500強中,我國內地企業共有93家入圍。在52個行業中,我國大企業擠進了26個,而其他一半的行業未能入圍。相比而言,美國只有6個行業沒有企業入圍。這是兩個國家産業優勢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但也進一步説明,未來我國大企業除了在已有的優勢領域繼續搶佔國際市場外,在其他領域也應該有所突破,尤其應該整合美國大企業的經驗,建立全球化的經營和管理體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世界矚目,也給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更強有力的後盾。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帶一路”規劃又為我國大企業跨國成長提供了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援。因而,在未來,我國大企業突破國家邊界、經營地域更加廣泛是必然趨勢,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指日可待。

  (作者單位:中國企業聯合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