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把握難得機遇補充石油戰略儲備

  • 發佈時間:2014-11-26 01:00: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劉洪  責任編輯:王斌

  油價暴跌,石油出口國叫苦不迭,進口國則喜上眉梢。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該不該趁這個低價位大量進口石油?答案是肯定而明確的,應該,而且是必須馬上!

  這其實已有教訓。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國際油價一路飆升,一度突破每桶147美元。但隨後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油價又大幅下跌,2008年12月跌至每桶32美元。

  按照道理,32美元的低油價,石油進口國當大量進口。但所謂買漲不買跌,在金融海嘯中,許多國家經濟衰退,石油需求大幅縮減,而金融危機又導致許多國家現金為王,不敢輕易出手。最終,隨著國際經濟的復蘇,油價迅速回升,並在2011年因利比亞危機回返到120美元的高位。

  類似的失誤不應該再重演,而且對中國來説,石油的重要性較之前幾年已更加明顯。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研究報告,從去年10月開始,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去年我國原油消費量為4.98億噸,其中進口2.8億噸,進口依賴度超過50%。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到2020年,我國原油進口比例將可能超過65%,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5%。

  油價對我國的影響非常清楚——油價下跌意味著開支節省,油價暴跌意味著開支大幅節省。按照去年我國原油進口量計算,油價每下跌1美元,我國可節省21億美元。

  儘管也有專家認為,基於全球經濟疲軟,油價還有下跌可能,甚至可能下探50美元的關口。但從以往的經驗看,這種機會即使存在也非常短暫。按照高盛公司的估算,除了沙特能接受80美元的油價外,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都需要100美元乃至更高的油價,才能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油價不大可能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因此,抓住戰略機遇,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購買石油,就成了中國能源戰略的當務之急。

  從一些公開披露的數據看,中國方面已經在進行動員了。按照彭博社的報道,9月中國從俄進口原油較去年同期大增56.79%,達到284.1萬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10月購買了2000萬桶迪拜、阿曼和上扎庫姆油田的原油,為單月最高購買紀錄。海關總署的數據也顯示,在今年七八九三個月,我國石油凈進口量環比增幅分別為2%、6.3%和9%。

  考慮到今年國內經濟增幅的放緩,對石油需求增幅不會很大,因此這種大規模進口石油,應該主要是為了補充戰略石油儲備。而對中國購買唯一構成限制的,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戰略石油儲備庫的庫容。按照最新披露的數據,中國第一期四個儲備基地庫容大約在9000萬桶,第二期庫容可望超過2億桶,但還在建設中。

  按照一些專家的分析,目前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最多只有1.5億至1.7億桶,只相當於兩個星期的應急供應量,與國際能源署建議的90天的儲備目標相差甚遠,與其他幾個主要石油消費國的儲備更相形見絀。美國、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分別是10億桶、3.15億桶,加上民間儲備,分別相當於150天和160天的石油消費。

  因此,一方面,中國應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庫的建設,盡可能儲存更多石油;同時也應鼓勵相關企業增加商業庫存,以增強中國能源的迴旋餘地。同時,在儲存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借助當前油價低迷的情況,中國可加強與俄羅斯、沙特、伊朗等國的協商,以較為有利的價格簽訂長期供應合同。

  當然,也可以預料,基於石油是最具戰略價值和政治影響力的大宗商品,中國的石油戰略,也必然對當事國乃至國際外交政治帶來重大影響,談判有時也會是艱難的,甚至也不排除因國際鬥爭而引發波折。但對於當前難得的油價低迷,中國必須有長遠眼光,不能辜負了這個天上掉下的餡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