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地方政府“護犢子”心態是對樓市更大的傷害

  • 發佈時間:2014-11-19 19:0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房價的下跌不只讓房企感到焦灼不安,地方政府也是如坐針氈。

  今年以來,地方政府正不斷將他們的焦慮情緒轉化為實際行動,救市、托市的政策翻著花樣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從廣西南寧打響鬆綁限購的第一槍起,各地便陸續加入鬆綁限購潮中,僅留北上廣深和三亞繼續堅守。

  繼而,各種號召人們買房的奇招層出不窮。有的遮遮掩掩,通過放鬆戶籍、變安家補貼為房補來變相救市;有的直入主題,靠“搶頭條”呼籲人們進入樓市。

  然而,樓市的冷靜卻超出了他們的想像。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0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均出現同比環比雙降的形勢,但降幅收窄,與上個月的數據相比差別不大。

  實際上,這個市場“變奏曲”正在彈響——擠出泡沫,讓理性向這個市場集聚。

  因此,地方政府提振樓市的決心再強,力度再大,昔日的“日光碟”景象幾乎不會再次重現,樓市步入調整期的大趨勢也不會因此改變。

  一直以來,地方政府都將樓市視為自己的“孩子”,護犢心切,對其百般“溺愛”,還會因為它的一時冷熱就迫不及待地伸出行政之手。

  當然,這個“孩子”也沒讓地方政府失望。靠著土地財政,地方的腰包鼓了,GDP升了;城市處處高樓林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用老北京話説,“倍兒有面兒”。

  然而,由於罔顧市場需求,樓市在一些地方成了“壞孩子”,“空城”、“鬼城”的景象刺痛著人們的神經,更經常被外媒當做抹黑中國形象、唱空中國經濟的靶子。

  是時候讓樓市這個“孩子”接受市場的檢驗了。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已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還將其界定為稚嫩期,豈非自欺欺人?樓市剛剛開始調整,正如這個“孩子”剛要邁出走進社會的第一步,地方政府何必要急著“護犢子”?不妨看看這個“孩子”如何自己拿主意,想辦法,完成從未成年到成年的洗禮。

  這個“孩子”可以上個大學——不斷汲取市場的力量,豐富經驗,建立長效機制;選個專業,或者換個專業——不適合這個市場的房企需要儘早轉型;適當時候也可以娶妻生子——競爭力弱的企業可以接受收購和並購。

  雖然這個“孩子”還有很多缺點,比如庫存仍然較高,房價漲跌波動還比較頻繁,市場的長效機制還未建立起來。但是,一味“護犢子”,不但不能讓這個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反而阻礙了樓市從高速增長,平穩過渡到中速增長的“新常態”之路。往更長遠處説,則是無助於經濟結構的轉型。

  由此,地方政府還要逼著樓市“裝嫩”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