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述評:中國將持續優化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 發佈時間:2014-11-04 15:54: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近期,隨著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外媒開始揣測中國政府放鬆匯率管制的決心將面臨考驗,甚至懷疑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與人民幣升值對本國經濟帶來影響之間,中國政府將難以決策。

  事實上,在人民幣國際化征程中,中國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步點”,不斷推進並優化其國際化路徑,使人民幣能穩健地走在成為儲備貨幣的道路上。其路徑選擇正如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日前所表示的,人民幣國際化要繼續走好“貿易順差+資本凈流出”之路,以完成中國從貿易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此間觀察人士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將因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立足本國經濟發展和改革大局,堅持推進並持續優化其路徑,不存在政府是否出手干預或操控匯率的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引用美國康奈爾大學國際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的觀點亦認為,人民幣的未來將最終取決於中國國內改革的速度和廣度,而不取決於世界其他國家接受人民幣的速度。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著力點是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著眼于與中國經濟往來密切的新興市場,未來還會逐步擴展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從2009年7月份跨境人民幣業務啟動到現在,人民幣國際結算量一直在持續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已超4.8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但是跨境結算佔比仍然較低。

  因此,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或將是“自由兌換——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相互銜接、相互交叉的穩步推進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依託于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和金融發展狀況,依據客觀規律自然而然演進。

  當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主要集中在中國周邊和東南亞地區,即人民幣“周邊化”的例證之一。雲南、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拓展,籌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南韓等國家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這些舉措均有助於人民幣“區域化”。人民幣“區域化”亦可進一步為“國際化”鋪路。

  自今年3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實現匯改以來第三次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和匯率彈性增強,人民幣市場化改革漸入佳境。

  隨著人民幣境外普及率不斷提高以及中國金融改革逐步深化,人民幣國際化機制正在形成。儘管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可兌換,但不少國家央行開始將人民幣納入該國的外匯儲備中。10月,英國政府發行的首只人民幣主權債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事實表明,人民幣正在被國際社會更廣泛地接納,正在更成熟地實現著國際化路徑,這與中國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穩定向好的經濟運作狀況都是分不開的。

  當今世界,美元佔國際儲備貨幣比重高達60%以上,而全球範圍內的大宗商品交易、資本流動、直接投資也主要使用美元。這就導致美國可以依據自身利益隨時調整金融政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將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與投資支付貨幣,分散各國的金融風險,讓國際金融安全多一分保障。

  人民幣正穩步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中國將根據本國經濟金融發展狀況的演進,持續推進並優化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這不但符合中國自身利益,也是避免引發大規模國際金融動蕩的良善之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