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六年QE功過幾何

  • 發佈時間:2014-10-31 07:35: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29日,美聯儲正式結束QE。此時距離QE問世已經過去6年,人們仍在爭論QE是非。然而也正是這些爭議,讓QE迅速成為金融圈最時髦的詞之一,並且締造了金融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

  六年兩度重啟

  2008年,雷曼兄弟轟然倒塌,QE在當年11月橫空出世。2008年11月、2010年8月以及2012年9月,三輪QE讓美聯儲資産負債表擴大到創紀錄的4.48萬億美元。

  6年來,從金融市場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再到企業財報,QE一直處在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所營造的世界裏,資金盛宴讓投資者歡呼,消費者得以靠信貸輕鬆過著日子。

  儘管量化寬鬆政策的真實效果令人費解,但它確實對經濟産生了預期的影響。美國失業率已經從10%的高位下滑到今年9月份的5.9%;今年GDP增速預計在2%至3%之間。而金融風暴發生的2008年,GDP是負增長。

  QE一路走過來並非一帆風順。曾經有兩次,美聯儲都對經濟過於有信心,認為不再需要新的刺激。但當第一輪QE宣告結束後,美國股市下跌17%,這導致了QE2的出現。同樣,QE2結束後股市下跌20%,美聯儲再一次讓QE回歸。直到今年1月,美聯儲開始在每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將購買規模削減100億美元,直至本月徹底結束QE3。

  歷史會否重演?這次似乎有些不一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如今美國經濟強勁得多。

  是非留給世人評

  然而,對於QE的爭論始終存在。“如果滿分是十分,你給QE打幾分?”面對記者的問題,穆迪經濟網創始人及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和美國國家證券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Donald Selkin分別給出了7分及9分的成績單。

  Mark Zandi對上證報記者表示,QE降低了長期利率,這樣一來,便提振了房屋市場和股票的價格。這反過來又支援消費者支出、住房和商業投資。但QE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最明顯的是傷害了那些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於利息的老人。

  Donald Selkin則指出,QE首次被提出時,儲戶們被迫進入股市,它將經濟和市場從徹底崩潰中解救了出來。此外,QE還通過上述方式穩定了證券市場,並且是過去5年這波漲勢的大功臣。它同樣刺激了經濟增長,因為自那時起,美國GDP連續19個季度積極增長。

  然而,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29日稱,QE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因為它對實體經濟貢獻不大。也有評論認為,美國就業市場在不斷好轉,而通脹率卻低於美聯儲設定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