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葉檀:外儲下降看點在哪兒

  • 發佈時間:2014-10-31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匯率有風險,但不大。

  10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數據顯示:9月銀行結售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逆差,逆差規模由上個月51億元擴大至1006億元人民幣,較8月的9億元逆差額整整擴大了約20倍之多。三季度末的外匯儲備較二季度末減少了約1000億美元,是時隔兩年多後我國外匯儲備再現負增長。從外管局公佈的數據來看,9月銀行代客和自身結售匯出現“雙逆差”。

  國家外匯局對於這1000億美元的差額的解釋是:不要慌,只是賬面變動。解釋口徑為主要是因為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引起的匯率折算變化。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數上升7.7%,美元升值就會導致非美元資産在折算成美元時金額減少。

  據估計,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産的比重在2/3左右,歐元等其他貨幣約1.33萬億美元,如果參照三季度美元指數升值7.7%,即相當於其他貨幣貶值7.15%,即約縮水950億美元,基本吻合外匯儲備減少1000億美元的情況。

  張庭賓在《第一財經日報》撰文認為,並不能因此否認國際熱錢外流的事實。2014年6~9月,中國貿易順差分別為316億、473億、498.3億和310億美元,合計1597.3億美元;FDI分別增加144.2億、78.1億、72億和90.1億美元,合計384.4億美元。它們轉化為外匯佔款應為約+1.22萬億元人民幣,但實際為-804億元人民幣。

  近階段來中國經濟數據並不令人滿意,投資降溫、企業盈利增速下降、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減弱都是熱錢外流的因素。

  不必過於誇大熱錢流出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目前人民幣價格維持在高位,階段性強勢還將繼續,中國外匯儲備足夠。

  為了減少持有鉅額美元儲備對人民幣匯率的擾動,央行屢次為外匯儲備減肥。目前外匯結售匯下降是暗中鼓勵的結果,以降低貨幣水位的壓力。

  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鉅額的外匯儲備給人民幣也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壓力。

  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非洲出訪時,坦率表示,“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已經是我們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通脹、資産價格泡沫,政府宏觀調控被逼到墻角,空間越來越逼仄。近幾年鼓勵企業向海外投資,人民幣國際化,以解除強制結售匯作準備,已成為既定戰略。

  外管局10月16日公佈數據,8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51億元人民幣,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752億元人民幣,短期資本可能通過資本項目流出中國,這也與政府鼓勵對外投資的方向一致。

  另有傳言稱央行將這1000億美元轉撥給了中投,或者醞釀第二中投,用外匯儲備通過中投或第二中投做一些戰略性投資。外儲注入中投的可能性不大。注資中投需要央行、財政部最終是最高層的戰略決策,目前在中投賬面、債券市場等方面並無反應。成立第二中投需要大費周章,難度不在上一輪成立中投之下,目前沒有必要大動干戈。

  中投公司的賬面業績目前看起來不錯,交出了一份還算過得去的答卷:2013年境外業務上年凈收益率達9.33%;2012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全年收益率達到10.60%,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累計年化收益率為5.02%。

  從根本上説,分散風險、提高使用效率的方法是“藏匯於民、藏匯于企”。目前外匯儲備下降部分原因就是藏匯於民間。

  衡量外匯儲備變化風險的看點在於,大量企業走出去,是否能夠成為有競爭力的國際企業?居民持外匯出境,是不是為了遊學長見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