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外匯儲備增長放緩“新常態”意味著什麼

  • 發佈時間:2014-10-28 09:20:1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一季度增長1258億美元,二季度僅增約400億美元,再到三季度的負增長1000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出逐季遞減的趨勢。

  中國形成鉅額外儲

  自國家成立專門經營管理外匯儲備機構至今已經整整20年。這期間,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從500多億美元飆升至39480億美元,增長78倍之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截至去年9月底,全球央行持有的儲備資産價值10.8萬億美元,是全球對衝基金管理資産價值的4倍以上,中國央行持有3.32萬億美元的儲備資産,為全球儲備資産最多的央行。

  毋容置疑,中國鉅額外儲的形成與鉅額國際收支順差直接相關,特別是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分工相關。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區域內貿易比重迅速上升,東亞地區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與發達國家形成貿易順差、與東盟和日本等地區形成貿易逆差的三角貿易模式。因此越是經濟不平衡,亞洲,尤其是東亞的外匯儲備就越多。

  中國外匯儲備從2006年突破1萬億大關,到2009年突破2萬億,2011年突破3萬億,2014年接近4萬億,年均增長率超過30%,遠遠超過同期GDP和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增長速度。

  此外,從全球貨幣體系及其資金流向角度看,全球貨幣體系可以劃分為“核心+夾心+週邊”三個層次,核心層是美國,夾心層是日本、歐洲,週邊層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過去核心層大量消費、週邊層大量製造、夾心層扮演金融放貸角色,但未來這一切必將發生重大改變。美國正在改變消費驅動,而轉向“實體再造”,發達經濟體降低消費、增加投資,標誌著全球經濟再平衡開始啟動。

  中國外儲可能進入增長放緩“新常態”

  從短期看,我國外儲減少的原因在於:一是美元在三季度大幅上漲7.7%,導致非美元資産在轉換為以美元計價後,其賬面價值下跌,二是出現了“藏匯於民”的趨勢,外幣持有形式發生改變,因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改變,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根據人民幣匯率等各方面情況,自主進行外匯方面的決策,更願意持有外幣存款導致外匯儲備有所減少。

  然而,從中長期看,中國內部結構正在發生重大改變,外貿長期雙順差格局有所轉變。一直以來,高儲蓄率意味著較快的資産或財富積累,但是未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國內高儲蓄狀況將有根本性改變,這將使原來的儲蓄—順差—貨幣擴張的迴圈被逆轉,進而導致貨幣擴張源頭消失,中國長期以來為美國提供低廉融資的時代也將趨於結束。

  數據顯示,中國經常賬戶盈餘已從2007年佔國內生産總值峰值的10%降至2013年的2.1%,較2012年下降0.5個百分點,為9年來的最低水準。就經常項目內部結構而言,一般貨物貿易順差萎縮的趨勢已經大大超過服務貿易逆差、投資收益逆差的增長趨勢,未來經常項目順差逐步收窄,甚至出現逆差也不可避免。

  經常項目與資本金融項目之間的比例關係也正在發生改變。經常項目順差形成的是權益性資産,是積累下來的國際凈財富。資本和金融項目形成的是債務性資産,如外資流入等。我國這部分外匯儲備是用人民幣與美元相交換得來的,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和我國的外債。對於我國而言,這部分外匯儲備是債務性資産,不能隨意動用。近兩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佔比下降,而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佔比上升,2013年資本與金融賬戶順差對外匯儲備增長的貢獻,已經顯著超過了經常賬戶順差,這意味著儲備資産當中的負債部分增加。去年中國成為對外凈投資國家,資本項目已經出現逆差。今年二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下的“其他投資”就顯示凈流出695億美元。

  由上可見,中國外匯儲備可能進入增長放緩,甚至下降的“新常態”。

  外匯儲備“新常態”顯現“雙刃劍”效應

  一方面,外匯儲備規模減少當然有助於降低宏觀管理的負擔和成本。由於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尤其是貨幣政策被動投放基礎貨幣令廣義貨幣規模猛增,導致央行資産負債隨著外匯儲備的擴大而提升風險,並減弱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隨著外儲規模的遞增,每一美元所帶來的邊際成本都遠高於潛在收益,成本對衝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外儲減少無異於減緩貨幣政策壓力。

  另一方面,作為重要蓄水池的外匯儲備減少,甚至下降也意味著在外匯佔款趨勢性減少甚至持續為負的情況下,國內流動性收緊壓力越來越大,貨幣政策框架面臨重新調整,必須進一步完善基礎貨幣發行機制。

  近期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隨著美國經濟復蘇超預期,以及QE政策調整引發的全球貨幣金融週期拐點到來,人民幣資産和貨幣擴張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趨勢性改變,利用中美利差、人民幣即期遠期匯率測算的無風險套利空間顯著收窄,未來外匯佔款可能會持續下降,這將大大改變一直以來以外匯佔款為主渠道的貨幣創造機制。

  另外,從央行資産負債表結構看,外匯、金融性公司存款佔比較大,弱化了貨幣調控的效果。正如上文談到的,一旦資本流向改變,央行外匯儲備就會不斷減少,負債的規模相應會收縮,這樣就會導致貨幣供給量的減少。因此,優化資産負債規模與結構,增加資産負債表管理的彈性,或通過發展債券(國債)市場,創造“債券池”來對衝“貨幣池”水位下降的風險,也是貨幣調控的重要內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