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國貨當自強”須先讓企業放開手

  • 發佈時間:2014-10-30 01:05:2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多家企業負責人呼籲,國家宜進一步加大稅收優惠和融資扶持力度,推進智慧財産權“專利池”建設,保證政策落地及時性,為國內企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加強對國內企業的扶持,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如果國家能出臺一系列組合式政策,讓企業放開手腳,“國貨當自強”就不再只是一個夢。

  加大稅收優惠空間

  多家企業負責人建議,國內企業要創新發展,國家在稅收優惠方面要儘量給予更大的空間,同時打造一套完整的融資體系,重點解決企業“缺血”的問題。

  廣州一家積體電路企業負責人説,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針對重點扶持的新興産業,其稅收政策非常清晰,既有針對大企業的扶持,也有針對小企業的扶持,都有非常大的優惠空間,我國宜借鑒相關經驗,稅收優惠政策向重點扶持的新興産業傾斜,給企業更大的空間。

  “不宜採取直接減稅的方式,否則反而會讓企業失去創新動力。”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國光建議,可參照其他國家、地區的發展成本抵扣所得稅、事後退稅等方式對企業進行稅收優惠,但退稅的週期應儘量縮短。

  此外,曙光資訊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等人建議,國家宜儘快完善國內資本市場,加強金融創新,針對此類企業打造一套完整的融資體系。

  一方面,引導銀行和金融機構創新理念和産品設計,給予這些輕資産的科技型企業大力支援。目前多數網路核心設備企業尚處於發展早期,這些企業多數是輕資産的,金融機構應突破傳統信貸理念,採取核心技術、智慧財産權質押等創新方式,推出合理的貸款産品予以支援;另一方面,國家可考慮成立針對該産業的專項扶持基金,從國家層面成立母基金,投向相關風險基金,重點扶持那些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加強政府採購力度

  多家企業反映,諸多電子産業強國的成功經驗證明,在本國産品具備替代進口産品的技術條件時,政府採購是推進産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宜借鑒相關經驗,大力加強政府採購力度。

  記者調研了解到,國産設備在不少領域已具備替代進口産品的條件。例如,中興通訊已實現高端路由器的完全自主研發,在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産品中,三種關鍵晶片也將全部自主研發,從而保證晶片、軟體、整機全鏈條的自主可控。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常金蕓説,目前推進政府採購的最大阻礙是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鼓勵進口”觀念,以及國産品牌認可度偏低等問題。

  “要克服這些問題,需要國家意志、頂層設計。”常金蕓等人建議,由商務部等部門牽頭,出臺政府採購國産設備的明文細則,在國産設備已具備替代條件的領域大力推進政府採購工作,在國産設備尚未成熟的領域,先選一些非核心應用作為突破口,讓國産設備在用戶反饋中逐漸改進。

  此外,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迎彤等人建議,國家還要順應國際産業發展趨勢,鼓勵企業收購兼併,宜由商務部等部門牽頭,調整現有政策,引導企業聯合做大做強。

  孫迎彤舉例説,台灣的聯發科技和晨星,兩個公司原本是競爭對手,聯發科技主要生産手機晶片,晨星主要生産數字電視晶片,後來這兩個企業實現了合併,現在實力更強,優勢更明顯了。

  趙國光説:“企業要做大做強,收購兼併是順應産業形勢的,我們不做,人家在做,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我們很多好的企業也會被外企收購,而我國收購兼併是很困難的,費用高昂,程式繁瑣,宜由商務部牽頭,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鼓勵國內企業收購兼併。”

  建設智慧財産權“專利池”

  多家企業反映,目前我國很多政策出發點很好,但不夠細化,操作性不強,加之落地速度太慢,跟不上國際産業形勢的發展,因此國家在出臺政策時,要注意政策的細化和可操作性,並順應産業形勢,由國家層面自上而下推行,加快落地速度。

  常金蕓、孫迎彤等舉例説,國家在2011年出臺了一個關於企業兼併收購的4號文件,但落地速度太慢,近三年來實現落地的省市寥寥無幾。“現在這麼好的形勢,外企都在做兼併收購的事情,若干年後這個政策落地的時候,很多公司該收的都被外企收購了,該死的公司也死了。”

  “4號文件把整個産業鏈闡述得比較清楚,但過於籠統,出臺後卻要求各機構、省市出臺配套政策,造成各機構、地方無從下手,因此無法落地。例如稅收一直是國家管的,地方政府無法落地。” 他們説,在其他國家,類似的政策可操作性極強,為保證落地速度,都是由國家層面自上而下來推行的。

  同時,針對外企利用智慧財産權圍剿國內企業的情況,業內人士建議,在單個企業力量單薄的情況下,國家可引導業界建立共用的“專利池”,對抗國際巨頭。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應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企業聯盟和政府機構的作用,將業界的創新能力整合成合力,形成共用“專利池”。如果我們的企業也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技術,在遭遇對方訴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反訴對方侵權,可以減少被動、增加主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