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希望所在

  • 發佈時間:2014-10-29 10:57: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南車中國北車27日晚雙雙發佈公告稱,因擬籌劃重大事項,鋻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10月27日起停牌。而據相關媒體透露,兩公司所説的“重大事項”,即為市場傳言已久的南北車合併。南北車整合的籌備小組也已成立,由兩公司一把手牽頭,整合方案由中金公司具體負責,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之中。現在各方投資人最關心的是,南北車整合以後,效率和競爭力是否能有效提升?中國高鐵如何才能走得更穩、開得更快?

  此次整合的背景,是中國高鐵正在走向世界,正在成為中國推向國際市場的一大品牌。高鐵能成為高層密切關注並積極推介的一個重要項目,主要緣于它是真正的自主創新産品,是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生動展示。也正因為如此,高鐵被寄予了成為中國自主創新品牌的傑出代表,並帶動整個中國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厚望。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得到很大增強,經濟總量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二。但是,中國在自主創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縮短與與發達國家差距的步伐卻始終很遲緩,以至於在很多領域,如高端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等方面,我們根本不具備與發達國家競爭的能力,有的甚至還競爭不過某些發展中國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市場佔有量“世界第一”的行業和領域,儘管産量世界遙遙領先,生産規模和銷售也都居世界第一,如汽車、船舶等,但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品牌卻寥寥無幾,甚至整個行業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品牌。汽車行業最典型。今年上半年,國內100多個自主品牌的銷量,竟還趕不上德國大眾在中國的一個合資品牌。這樣的世界“第一”,其價值和意義就大打折扣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高鐵的異軍突起,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推向世界的開路先鋒,就顯得格外彌足珍貴。

  也許有人會説,高鐵推不推向世界,與南北車是否整合,並沒有直接聯繫。恰恰相反,有兩家企業競爭,還能進一步增強中國高鐵的核心競爭力呢。實事求是地説,這樣的分析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問題在於,中國的企業,往往不知道什麼叫協作,什麼叫合力。更多情況下,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不顧一切地大打價格戰,甚至惡意攻擊對方。此類故事,數不勝數。這些年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就不停地上演這樣的價格戰?在南北車之間,也出現了這樣的苗頭。從這個角度來講,南北車整合,是大有利於促使中國高鐵早日打進國際市場的,也有利於培育我們自身的國際知名品牌。需要把握好的是,整合以後國內競爭的壓力消除了,是否會因此而弱化創新意識,會不會就此不再在成本控制和節約等方面下功夫。

  實際上,對中國高鐵來説,真正的競爭並不是南北車之間,整合南北車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不規範競爭。在這方面,我們以往的教訓實在太多。只有解決好了這個問題,才好來談論如何與世界高鐵強國競爭。畢竟日本、德國等國已研究了幾十年高鐵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高鐵至多只能算後起之秀,要想當世界高鐵的領頭羊,還須在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競爭中確立自己的地位。中國高鐵技術確實已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但製造成本、運作管理等,是否也具備世界領先水準呢?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高鐵異軍突起的情況下,相關國家對中國高鐵進入國際市場設置的障礙和阻力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僅憑某個企業的單打獨鬥,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相當大。如何在性價比及服務等方面做得比其他國家更好,對中國高鐵真正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至關重要。

  國際上“中國製造”的産品相當多,但屬於“中國創造”就寥若晨星了,即便有,大多也是一些小産品、小技術、小元件。如果此次南北車的整合,能夠帶動中國高鐵全面走向世界,並成為國際知名品牌,推動中國製造産業的全面升級,那麼,功莫大焉。期望大,壓力也大,責任更大。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