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比特幣大咖“北京一夜”:人類貨幣革命由此開始?

  • 發佈時間:2014-10-15 09:56: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嘉  責任編輯:曹慧敏

  沒有通貨膨脹、交易支付去中心化的自由主義精神作為理想和信仰,永遠牽動著狂熱的技術工作者和投資者們的熱情。

  2008年1月27日,看似普通的一天卻爆發了一場娛樂大事件——香港藝人陳冠希電腦裏的部分艷照流出。之後事件持續發酵,至今仍常被提起。而將照片流傳出去的始作俑者,最初無非是想向陳冠希敲詐一大筆錢。

  同是那一年的11月1日,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技術達人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闡述了其對未來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彼時,除了相關的專業人士和同好,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艷照門”和“比特幣”,看似毫無干係。但在6年後的今天,它們的命運竟聯繫到了一起。

  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大洋彼岸的好萊塢影星。由於蘋果iCloud的自身漏洞,包括詹妮弗?勞倫斯在內,數名女星手機中的私密照片被駭客盜取並外泄。

  這一次,駭客們在網路上發佈照片並不是為訛錢,而是為換取比特幣。

  比特幣是什麼?大多數人並不陌生,但也談不上了解。2009年,中本聰在網際網路世界中挖出第一個區塊鏈,比特幣就真實地在一個虛擬世界裏誕生了。也許它創造出來的意義不過是“技術控”對於理想貨幣的一次理論實踐,卻在發展的過程中被金融投資者嗅到了商業價值。

  此後,這種電子貨幣的命運經歷了數次起落,儘管傳統的經濟學家大多對它持疑,更有甚者認為這是一個巨大騙局,但比特幣並沒有消失,反而慢慢成為一個較為穩定的“貨幣”。

  對於國內的投資者來説,比特幣的黃金時代是在2013年。像是被精心設計過一般,一夜之間,不管有錢沒錢、懂行不懂行,科技圈、金融圈的人們都熱衷於談論這種新興的電子貨幣。但這種熱潮畢竟沒持續太久,僅一年不到,比特幣似乎又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

  但,它真的消失了麼?

  就在不久前的9月12日晚,北京金融街上的威斯汀酒店迎來一個比特幣行業的千人Party,主題是“北京一夜”。在這一夜,國內網際網路界、金融投資界、比特幣界各路大咖都坐到了一起,他們爭論、思辨,探討比特幣是否有未來與出路。

  他們之中,有人對比特幣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這種去中心化的信心貨幣,必將推動新技術變革,在全球貨幣中掀起一場革命,甚至改變人類的未來生活。

  而以經濟學家謝國忠為代表的傳統觀點則認為,比特幣如果想成為流行貨幣,必須接受監管,沒有監管就會被現有體系排擠和對抗。但如果接受監管,比特幣的“自由性”也就喪失了。因此比特幣像任何一個曾經流行又消失了的電子貨幣一樣,終究會被人類拋棄。

  顯然,在短時間內,這些問題的爭論都不會得到答案,但進步往往從這種爭論中産生。

  比特幣最大的誘惑在於它的稀缺性,2100萬幾乎是它的定額,並且達到上限之後無法再進行增發。它低成本並且可抵禦通貨膨脹,在跨境支付方面也可以省去實物貨幣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可現實的情況卻是,重視這些優點的用戶可謂少而又少。誕生五年來,比特幣在支付領域幾乎沒有打開任何局面,它仍是一個只被投資者們接受的“概念貨幣”。

  那麼,“稀缺性”就是比特幣唯一的制勝法寶了麼?真正的答案也不在乎此。第一批比特幣的投資者,大多通過“挖礦”的方式獲得原始財富積累,他們是比特幣的忠實粉絲又是初期生産者,將當時還無法明確價值的區塊鏈産出。在他們心裏,以後可能的利益大概只是附加價值,對於新興事物和自由主義的信仰才是支援他們在這個道路上堅持下去的原始動力。

  而後進入的投資者,更像是每個金融熱潮中的投機分子,他們對比特幣的關注並不來源於信仰。他們擁有良好背景,需求清晰,是為了實在的利益入行。也正是因為這些在投資領域有話語權的領導者指路,才有了後來蜂擁而上的跟風者。

  但這一切在比特幣交易價格三番五次的大起大落中也化為泡沫。

  自今年4月比特幣市場日交易價降至冰點以來,狂熱的投機者和盲目的跟風者已經悄然散去,比特幣又悄悄退出了公眾視線,但還有一些忠實的比特幣愛好者依舊在堅持維護這個市場,比特幣交易也贏得了自誕生以來少有的一段穩定上升時期。

  有趣的是,這來之不易的平衡又一次遭受挑戰。就在前幾天阿里巴巴于紐交所上市以後,看似並沒有直接關聯的比特幣經歷了巨大動蕩,而經營觀察者卻將這次大跌落矛頭直指中國市場,他們認為:中國比特幣投資者把錢都拿出來去投資阿里巴巴的股票了。

  也許比特幣在不久的未來仍會迎來春天,也許這種極其自由隱私的支付方式終會完勝現有的貨幣體系,也許它的命運會像此前的電子貨幣一樣來過但最後消逝于這個世界上。

  結局無論是哪種,可能都不重要了。

  就算有一天比特幣會消失,沒有通貨膨脹、交易支付去中心化的自由主義精神也不會消失。這一切作為理想和信仰,永遠牽動著狂熱的技術工作者和投資者們的熱情,去創造新的電子貨幣來“顛覆”這個世界的貨幣規則。

  1999年,馬雲帶著17個人進行創業,那時候電子商務、B2B交易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也不過是觸不可及的概念,誰會相信15年後的今天,網上交易已經成為和吃飯睡覺一樣普通的事情呢?

  這“一小撮”為了比特幣命運聚集于北京夜晚的人們,多年以後,也許終會實現虛擬電子貨幣對實物貨幣的逆襲革命,而那時候,“比特幣們”將真正贏來屬於它們的狂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