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疾步走向國際貨幣新貴

  • 發佈時間:2014-10-14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莫 周武英 吳心韜   責任編輯:王斌

  根據英國財政部公佈的消息,英國財政部官員以及主承銷商銀團13日在倫敦向投資者進行人民幣國債發行路演。這也意味著,英國將成為中國之外第一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國債的國家。與此同時,據外媒最新報道,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將於15日在法蘭克福舉行月中會議,討論是否準備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伴隨著在貿易、投資以及儲備領域被更多國家和地區使用,人民幣距離真正成為國際貨幣似乎越來越近。那麼,這條路究竟還要走多長?

  突破

  英國發行人民幣債券或引示範效應

  英國財政部在公告中表示,中國銀行、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已經接受聘任安排本次發售。同時,債券發行的收入將被用作英國外匯儲備。此次發行規模大約在20億元人民幣,期限可能為2至5年。截至2013年末,英國外匯儲備額為924.038億美元。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僅包含美元、歐元、日元和加元。此次英國財政部發行的人民幣國債規模在英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僅佔千分之三左右。不過,英國財政部稱,英國發行的人民幣主權債務標誌著人民幣有潛力作為未來的儲備貨幣。

  在歐洲,英國一直是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和先行者。在2013年10月舉行的中英財經對話會上,中方同意給予英方800億元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 Q FII)額度。今年6月,中國建設銀行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人民銀行首次在亞洲以外的國家(地區)選定人民幣清算行,並對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融資業務提供擔保;中國農業銀行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擬合作推出人民幣全球存托憑證(G D R )産品。一旦發行,將成為首支股權投資産品;此次英國財政部發行人民幣國債,對市場而言是更為清晰的信號,顯示出倫敦十分迫切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2013年,倫敦平均每天人民幣外匯交易額為253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了50%。英國已經是歐洲人民幣支付發展最快的市場。

  中銀香港資産管理行政總裁區景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英國政府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是聰明的舉措,一來能夠大力推動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在歐洲各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二來,通過此次債券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將會有一個收益率基準,這就意味著英國政府在債券定價方面會走在其他國家前面。

  中銀香港副執行總裁黃洪表示,預計英國政府未來還不止發行一次人民幣計價債券,另外,由英國來發行人民幣債券具有很大的示範效應,會吸引更多主體進入市場。

  不過,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則認為,英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象徵意義可能更大,不過其他國家跟進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的可能性並不大。相對於外幣利率,人民幣利率較高,這意味政府用人民幣融資的成本更高,加之人民幣匯率長期看仍會走強,這意味著用人民幣計價的債務負擔更大。尤其是一些評級低的主權國家,從成本收益的角度考慮可能不會選擇發行人民幣債券。

   進展

  多國已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

  除了英國政府將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並將發行國債的收入作為英國政府的外匯儲備之外,據外媒最新報道,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24名成員將於15日在法蘭克福舉行月中會議,討論是否準備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此消息一齣,立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對於歐洲央行是否計劃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11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並未正面置評。他説,考慮到中國成為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討論為人民幣發揮更大國際作用做些準備是有意義的。但他也同時指出,人民幣還不能像美元、日元等國際儲備貨幣一樣實現完全自由可兌換。

  “歐洲央行將人民幣列為其儲備貨幣是合理的也是很有可能的,這一方面是其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以及被認可的程度在提高。”趙慶明稱。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和世界銀行年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有更多的國家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是一件好事;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包括減少對金融市場的行政干預,更加市場化,逐步使人民幣成為完全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他還表示,尼日利亞和白俄羅斯已經使用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部分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只是沒有明説而已。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 )數據顯示,人民幣繼美國之後在2013年12月取代了歐元,成為全球貿易金融中使用率第二高的貨幣。另外,人民幣已經躍升為第七大國際支付貨幣。星展銀行經濟學家周洪禮表示,隨著境外普及率的不斷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機制正逐漸成形。儘管人民幣並未達到基本可兌換的地位,但很多國家的央行已經開始將人民幣納入該國的官方外幣資金。

  梳理此前的公開新聞可知,包括馬來西亞、南韓、日本、印尼、泰國、柬埔寨、尼泊爾、尼日利亞、澳大利亞在內的諸多國家的外匯儲備中都有人民幣的“身影”。另外,自200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與23家外國央行簽署了總額度達2 .5萬億人民幣的互換協議。10月13日,中俄兩國央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趙慶明分析説,一個國家持有外匯儲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應對危機,其首要考慮因素也是安全性,所謂“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持有多個國家的貨幣可更好地分散風險,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為這些國家外匯儲備多元化提供了更多選擇“人民幣在未來會成為一個比較主要的國際貨幣,尤其過去幾年,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增長很快,和這些國家關係密切,所以這些國家需要人民幣,將其納入儲備貨幣籃子也合情合理。”趙慶明説。

   前瞻

  成為真正國際貨幣路還長

  “上述情況,再加上邁向促進資本賬戶自由兌換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5年進行下一次審核時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 R )所有貨幣的可能性。這是人民幣被認可為真正國際貨幣的必經之路。”周洪禮表示。

  當前SD R籃子構成貨幣為美元、日元、歐元和英鎊,而IM F每五年對其構成貨幣進行一次審核,下次審核將在2015年前完成,審核將決定是否對現有構成貨幣進行比例調整以及是否引入新的構成貨幣。人民幣也被認為有可能躋身成為新的構成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1日表示,當條件合適的時候,人民幣將成為SD R籃子構成貨幣中的一員。他稱,“包括在IM F工作的其他政府和官員都‘明顯意識到市場對使用人民幣的需求和選擇’”。

  儘管人民幣被納入SD R將提振市場對人民幣信心,也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不過,趙慶明表示,納入SD R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功。“日元和英鎊也是SD R的構成貨幣,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其國際化並不成功,如果進入籃子之後,自身經濟無法實現高速增長,經濟發展不穩定,其貨幣地位反而可能下降。”趙慶明説,支撐人民幣國際化的最重要因素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以及資本項目開放程度。

  最近幾年,中國不斷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循序漸進做了很多嘗試。如,2011年,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 Q F II)機制正式推出,目前R Q FII境外試點地區包括中國香港、台灣、英國、新加坡、法國、南韓和德國,總額度達到7400億元人民幣。另外,在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等試點地區,還開展了境內企業從境外銀行融入資金試點。據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巡視員王丹日前透露,央行正在設計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 Q D II)機制,推動建立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 D II2)機制,允許個人直接開展境外投資,並推動境內企業到境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

  “中國資本項目開放的程度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並不構成人民幣國際化的障礙,國家經濟、政治、軍事等綜合實力才最重要,這也構成了人民幣的全球影響力。”趙慶明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