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十一黃金周“黃金”不再?

  • 發佈時間:2014-10-14 07: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10月8日,國家旅遊局發佈《2014年國慶節假日旅遊統計報告》顯示,今年國慶節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4.75億人次,比2013年國慶節增長10.9%;實現旅遊收入2453億元,增長15.7%。

  華麗的數據背後,時代週報記者採訪多家旅遊上市公司發現,十一黃金週期間,雖然旅遊景區遊客得到了增長,公司業務得以提升,但對於公司業績來講並沒有較大的提振。

  這是國人經歷的第15次“十一”黃金周,從最初的拉動內需的要求到現線上上線下旅遊業的蓬勃,我國的黃金周旅遊經濟似乎才剛剛開始恢復理性。

  旅遊經濟放緩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旅行社分會副會長、環境國旅總裁鐘暉哪也沒去,他的微信朋友圈不斷傳出好友吐槽的聲音:十一旅遊苦不堪言,坐索道排4個小時,下來的時候,還要排4小時,不想排了,走下山花兩小時。

  “這輩子都不想爬山了,這是最真實的狀態。”鐘輝説,目前是大眾旅遊時代,旅遊資源需求大,黃金周大家都去旅遊,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黃金周已不再像15年前剛出現的時候讓人們興奮。

  與往年相比,今年十一黃金週游客在出遊方式的選擇上顯得更加理性,但仍然出現了交通擁擠、景區不堪重負等現象。

  今年十一黃金周結束,中國旅遊研究院報告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有4.8億人次出行,比去年增加13%。旅遊市場的熱點日漸分化,黃金週全國景區門票收入呈同比下降趨勢。

  10月1-7日,全國納入監測的124個直報景區共接待遊客3169.2萬人次,同比增長3.8%;門票收入16.04億元,同比下降2.43%。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遊客被擠怕,今年名景區旅遊退熱。雖然九寨溝、故宮、西湖、烏鎮等往年長假最熱門的國內景區依然人頭攢動,但從數據來看,這些知名景區的熱度有所回落。

  因人數減少,九寨溝接待遊客下降,預計門票收入較去年減少600萬元;10月2日,故宮遊客人數比歷史最高紀錄的18.2萬人少了近4萬,比去年同日也少了3萬多人次,而歷年來,故宮遊客數量都達到極限。

  假日七天,西湖景區各景點共接待遊客456萬人次,同比去年464萬人次,下降1.66%。而中青旅(600138)旗下的烏鎮景區也遭遇了遊客下滑。中青呂董秘王蕾向時代週報記者坦承,“在今年的十一黃金週期間,烏鎮接待遊客數較去年出現了下滑”。

  對於旅遊人數的下滑,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表示,一方面是遊客往年被擠怕了,今年出遊往往錯開前幾日的高峰。另外,民眾休閒多樣化的趨勢逐漸明顯,人們不再只有逛國內景區一種選擇。

  從1999年開始,中國國務院宣佈將“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2000年中國出現第一個7天的十一黃金周至今,國人已經經歷了15個十一黃金周。

  事實上,業內對於黃金周經濟的爭議早已出現。清華大學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旅遊業和統計部門只強調了每年“黃金周”的出行人次和旅遊收入與上一年相比增加了多少,而沒有注意或有意掩蓋了全年的旅遊收入同比增加了多少,更沒有對比實行“黃金周”後與實行黃金周前旅遊收入增長率的變化。

  蔡繼明研究稱,1999年實行“黃金周”之前的13年中,國內旅遊收入複合增長率為28.75%,而1999年實行“黃金周”以後的13年中,國內旅遊實際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7.81%,前後相差了近11個百分點。蔡認為,2008年五一“黃金周”取消之後,國內旅遊收入增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這表明,“黃金周”的所謂正效應,完全是一種錯覺。

  而蔡的説法遭到了業內一些學者的駁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認為,每到‘十一’、春節,各大景區都人滿為患,交通也是擁堵不堪,這説明長假還是太少,現有的黃金周數量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所以‘十一’黃金周絕對不能取消。”劉德謙説道。

  黃金周上市公司業績提升不大

  中國商務部10月8日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十一黃金周”零售銷售增長放緩至12.1%,去年同期為增長13.6%。零售業和餐飲公司銷售額為9750億元(1589.4億美元)。

  國金證券統計了2014 年“十一黃金周”的主要市場和經濟數據,總體的感覺如標題所述“黃金周”似乎已是“黃金不再”。從地産市場、旅遊市場、消費市場的表現數據上看都呈現出較為低迷的態勢。

  在旅遊市場持續出現火爆的同時,地産行業卻沒有呈現強勁增長勢頭。

  以北京為例,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國慶前6天,北京市住宅網簽量為510套,同比下滑38.3%,為2009年以來第二低值,但這一數值略高於2012年同期的454套。其中,住宅新房網簽472套,同比下滑39.7%;二手房網簽量僅為38套,同比下滑13.6%,為2009年以來同期的新低。

  清華大學假日課題研究組的報告顯示,“黃金周”期間,國內旅遊行業收入雖然大幅度增加,但其他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也非常明顯。

  顯然,考察“黃金周”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不能只考察旅遊業一個部門,還應該綜合考察黃金周對所有部門的正負影響。

  根據該課題研究組對1999年以來所有“黃金周”和包括《國民旅遊休閒綱要》等假日政策的效應分析發現:“黃金周”和假日政策(在7天窗口期和3天窗口期)對資本市場無顯著影響,也就是説,在窗口期內,“黃金周”和假日政策都沒有使旅遊板塊、零售板塊和製造業板塊産生非正常回報率。

  中青旅公司董秘王蕾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黃金周集中設置,對於國人旅遊、消費都有提振作用,但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然而,烏鎮一直以來是中青旅的“搖錢樹”。中青旅此前用4.1億元收購烏鎮旅遊15%股權,使股權比例增至66%。多位分析人士曾表示看好此舉,並稱短期內可增厚中青旅業績。有分析曾指出,未來烏鎮景區的收入和凈利潤有望保持20%以上增速。

  麗江旅遊(002033)董秘李寧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十一黃金週期間,景區內酒店入住率與去年略有增長,十一黃金周對各個景區的旅遊,黃金週三到四天,短期幾天對總體的業績不是非常大。

  麗江旅遊2014年上半年年報顯示,2013年9月投入運營的玉龍雪山遊客綜合服務中心項目項目虧損 680.40 萬元,其主要原因是,“該項目尚處於市場培育期和推廣期,目前公司正積極研究探討,擬通過優化行銷及經營策略等方式,提高經營效益。”

  十一黃金週期間,高檔旅遊也受到國家政策調控影響。有研報認為,國家“控三公”消費,對二季度麗江地區的高端旅遊消費有較大負面影響。本期麗江旅遊業務中,定位相對高端市場的業務—和府酒店、玉龍大索道,以及定位較高端團隊的白鹿旅行社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據了解,進入7 月份以來,高端市場已開始恢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