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歐經貿合作走向深入 私營企業買家崛起

  • 發佈時間:2014-10-09 16:3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導讀】中國對歐投資出現新現象:私營企業買家崛起,並購份額超過3成。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中歐經貿合作走向深入,李克強總理出訪歐洲三國將掀開新的一頁。

  央廣網財經北京10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説到走出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實力雄厚的國企。不過,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中國的私營企業在對歐洲投資的過程中正在逐步崛起,數據顯示,德銀的調查顯示,在2011年至2013年,中國私營企業在歐洲並購的份額上升到30%以上,3年前只佔4%的份額。

  而中國私營企業在歐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則是中國對外投資的大幅提速。調查諮詢公司洛迪姆集團的對外投資研究專家認為,在歐洲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出現了巨大的增長,尤其是並購。同時,中國對外投資正在進行結構向調整,從投資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轉向收購發達國家的品牌和技術。”

  中國對歐洲投資正在加速,而私營企業的對外投資已經異軍突起,這將給中歐經貿合作帶來哪些新氣息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此解讀。

  張茉楠:從大的方面來看,這跟中國從商品輸入到資本輸入這樣一個增長方式轉變有很大關係。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外投資的速度就在快速增長。根據最新的數據,2013年中國整體的對外投資創下了107億這樣一個歷史新高,而且是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三大對外凈投資國,從大的趨勢來看,中國經濟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整體的對外投資規模都在上漲,而且增長速度比較快。第二個原因從投資主體來看,原來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國有企業或者是國有資本投資為主,對外投資的這些領域也主要是能源、基礎設施包括礦廠,主要去購買資源,但是現在中國對外投資的多元化正在發生改變,民營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大的私營企業,他們在對外投資的多元化非常明顯。比如他們主要投資一些電信、醫療或者是食品、物流或者地産,這些領域其實更多的適合於私營投資。第三,中國現在對外投資的門檻也開始降低,原來更多的是國有企業企業為主,現在隨著中國整體推進市場化改革,對外投資領域的門檻也在降低。特別是對於私營企業,他們隨著自身經營實力的提高以及海外業務的擴展,很多企業其實是在逐步推進國際化的進程,所以這些企業他們有一些海外投資的戰略,更多的民營企業其實已經成為現在或者是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對外投資的主體。從現在的這樣一個發展階段來看,隨著中國國內整體勞動力價格的上升,要素成本的提高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總體來講,中國很多企業有對外投資的能力和意願,隨著中國整體的國際實力的提高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在海外的資産也會越來越龐大,所以這都是有利於中國這些私營部門的企業去擴展海外的這些市場和資源。

  我們認為,走出過門,在國外生根發芽,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而隨著對外貿易結構的變化,中國的私營企業已經逐步地成長為對外投資中一直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們在關注中國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在對外投資中所取得的成績時,也不能忽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依然面臨著文化、法律、習慣等多方面的挑戰,只有克服了這些難題,中國企業才能夠在海外站穩腳跟,取得新的輝煌。

  關於這個話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從數據來看,中國的私營企業對歐洲的投資在幾年之間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2011年至2013年,中國私營企業在歐洲並購的份額上升到30%以上,3年前只佔4%的份額。中國對歐洲投資的快速發展給私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環境的便利,但這並不足以涵蓋私營企業對歐投資飛速發展的全部原因。除了投資環境的變化之外,中國的私營企業在歐洲投資取得高速增長還有哪些重要原因?

  張建平:首先是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目前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它的國際化進程在加速,需要有技術、需要品牌、智慧財産權、管理、研發平臺,另外就是海外的銷售網路,在這些方面實際上歐洲非常有優勢。另一方面,經過了歐債危機和次貸危機,現在歐洲的資産價格是趨於合理和穩定,歐洲的經濟也正在走出衰退,所以大浪淘沙之下,現在很多歐洲的資産投資價值已經開始顯現。

  經濟之聲:李克強總理將從9號到17號出訪德國、俄羅斯、義大利三個國家。而之前不久,中國和德國就達成了一系列的經貿合作的共識,此次出行,必然會讓中國和歐洲的經貿合作掀開新的新的一頁,借助這次出訪,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投資將會出現哪些新的態勢?

  張建平:中國領導人每次出訪通常都會有重大的一些經貿合作協議的簽署,同時也會有一些重大的投資項目推進。特別是在每次李總理出訪時,推銷中國的高鐵已經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一次可能李總理的出訪能夠在中國的對外投資,在歐洲的投資方面應該能夠掀起一個新的高潮,比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能源領域、製造業的並購領域,在農業領域以及在金融電信研發設計等服務業的領域,在一些高技術的領域可能都會有一些新的突破,從根本上就是推進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

  經濟之聲: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經濟增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而歐洲和美國都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間,逐漸開始出現經濟復蘇的曙光。在這種情況下,去歐洲投資,對於國內的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來説,會有越來越強的吸引力。但不可否認,中國企業真正在當地生根發芽,還需要突破法律、文化、習慣、經營理念等多個瓶頸。下一步,對於走出國門的私營企業來説,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張建平:首先每一個企業可能都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歐洲不同國家的市場和投資潛力,要對投資風險有一個充分的估計,中國的民營企業一定要重視商業諮詢的價值和作用,因為單靠企業自身很難研究透徹這些問題。中國的企業過去可能在國內的時候不大重視商業諮詢,但是到歐洲市場一定要做這一點。另外,一定要注視法律諮詢的作用,歐洲是高度法制化的一個市場經濟,一切都是以法律為準繩。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比如涉及到了公法、涉及到智慧財産權法都是非常嚴格的,中國的企業必須要請專門的律師來做這方面的工作,才能避免在歐洲市場上出現問題。當然,學習和了解歐洲的商業文化以及經營理念,更好的融入到當地社會,然後促進自己的企業本土化,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