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新“絲路”之道與魂 中非合作崛起與全球共用

  • 發佈時間:2014-10-08 16:19:47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劉鴻武  責任編輯:姚慧婷

  “絲綢之路”應該延伸到非洲,延伸到世界更廣闊的地區,

  成為21世紀人類交往新的精神模式和制度安排

  “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交往非常獨特的一種形態,這種形態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不同文化宗教和信仰背景的人類,可以通過一種和平的方式連接起來,共用各自精神和物質文明的創造,這樣一種“絲路”精神在21世紀的當下具有更加突出的現實意義。

  “絲綢之路”具有突出的東方文明特點,是“有形之道”與“無形之魂”的精緻結合,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可以支撐人類現代發展的精神遺産。對這一“絲路”精神的重新解釋與光大發揚,正可以彌補近代以來西方主導的現代性的某些缺陷。近代以來西方的率先崛起,雖然推進了人類的現代化進程,創造了西方主導下的現代工業、科技和物質文明,但其有一個根本性的缺陷,就是這一進程總體上是建立在強權政治的基礎上,建立在對弱者的軍事征服與暴力殖民的基礎上的。而“絲綢之路”所建立起來的人類交往模式,所推進的人類物質進步與精神融合,呈現出的卻是一條不同文明間和平交往、融合的和平道路,是一種友善的商貿與文化往來的交往模式。我們今日重建這一道路,重提這一精神,正可校正西方強權政治與征服文明之偏差與迷思,為21世紀人類和平共處、共同繁榮提供更具現代性與普適性的人類精神合作與全球治理新模式。

  今天,“絲綢之路”的現代重建,是一種有形的物質道路的重建拓展,也是一種無形的精神道路的重建拓展。21世紀人類文明新的現代性重建,將會更多地由曾經創造了古老東方文明的亞非“絲路”沿線各國各民族——來自東亞的、南亞的、中亞的、西亞的、東非廣闊世界的人民為主體——通過和平友好的互利共贏合作來重建,用悠久漫長的歲月傳承下來的“東方智慧”來賦予人類現代文明的精神蘊涵。這種東方精神為核心的人類現代性的“二次建構”所形成的新的現代性,將可以是全球共用的,它可以將包括民主、人權、自由、文明、工業、科技這些概念都統攝進來,賦予其新的更豐富的時代意義與精神形態。

  中非“絲綢之路”的現代延續

  重建全球共用的新的現代性,重建包容共贏的新“絲綢之路”需要有一系列平臺與空間,其中,日益向前推進的新型中非合作關係,正為中國實施和推進這一全球共用的現代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力抓手,有一個開闊實驗場所。

  中國和非洲大陸雖然相距遙遠,但歷史上早已建立起直接和間接的聯繫,600年前鄭和下西洋遠抵東非沿岸,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內在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中國與非洲逐漸拓展起一種承續傳統、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方式。中非當代合作詮釋了“絲路”的無形精神之魂。上世紀60、70年代,中國幫助非洲國家修建了一條坦讚鐵路,坦讚鐵路一共1860公里,在坦讚鐵路投資最高峰的1974年,中國用於支援坦讚鐵路建設的援助經費,一度高達當年中國財政開支的7%左右,這在當代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國家年度財政開支的7%,用於援建國際上一條鐵路,但是當這條鐵路修好以後,中國在當時並沒有從尚比亞的銅礦運回中國一噸礦石。這種精神就是我們所講的“絲路”之魂,因為中國自身的發展日益與人類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支援亞非人民的發展,是中國的責任,也是中國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今天,在進入21世紀的時候,中國和非洲再次來到創造新的人類現代性的關鍵拐點上,而非洲大陸發展的積極趨勢也日趨明顯。自從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創立以來,短短的12年之間,中非合作已經深刻地改變著中國和亞非世界一些關係的基本結構和性質。中非合作論壇建立以來的十多年間,非洲大陸都保持了相對穩定而持續的經濟快速增長,整個大陸的GDP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5%以上,總體水準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2011年,南非加入金磚國家行列,成為非洲大陸第一個邁入全球新興大國俱樂部的非洲國家。緊隨其後的還有若干個“非洲新興國家”,都在不同的層度上逐漸顯示出成為“非洲大陸新興國家”的發展勢頭。

  新“絲路”建設有“道和魂”之雙重任務,道是物質之路,魂是精神之路。今天,“絲綢之路”的建設,是“絲路”沿線國家與地區人員往來之道,它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與交通道路建設。過去20年,或者可以再往前延伸一點,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扮演了關鍵性和革命性的角色。第二是貿易與投資合作之道。中非合作論壇13年來,中非貿易額由100億美元,增加到2000多億美元,而到2020年,中非貿易額有可能增加到5000億美元。每年5000億美元的中非貿易往來,將可以對非洲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巨大的拉動作用,促進非洲就業、外匯收入、GDP總量的躍升。其次是投資、金融、資金往來之道。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快速增長,去年在非洲大陸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已經達到400多億美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00億美元。投資的增長,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工廠、生産線沿著這新世紀的中非合作之路轉移至非洲,會推進非洲新型工業化的推進。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出訪非洲,提出與非盟和非洲各國合作,推進非洲大陸建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支線航空網3大交通網路的構想,在未來將非洲五十幾個國家都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支線航空網連接起來,從而實現非洲大陸真正一體化。現在一般認為,未來的30年非洲每年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量是1000億美元左右,非洲大陸自身能籌集的不到500億美元,需要依靠外部的投資合作,事實上,中國在過去十多年來已經成為非洲基礎設施外部投資和工程項目建設的最重要支援者,未來的潛力更加巨大。

  非洲發展的希望與挑戰

  今天,非洲大陸發展的核心動力,日益來自非洲內部自身積極因素的長期積累與成長,這些內部因素與外部拉動力量的有機結合與良性互動。首先,許多非洲國家的國家構建、民族聚合與文化認同獲得了普遍的歷史性進步。第二,一些非洲國家的國家結構與行動能力逐漸趨於成熟和穩定。第三,中國、印度、巴西新興國家與非洲正形成新型的南南合作關係。 未來30年,非洲大陸有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增長新大陸”。來自中國和金磚國家,新型經濟體對非洲經濟的拉動是最重的外部動因。一般認為過去12年,非洲6%的增長速度,中國的貢獻是2%,即1/3~1/4左右。這表明中國與非洲在21世紀的這种經濟合作正傳承了中國古老的“絲綢之路”的精神。

  近年來非洲相對快速的發展,並沒有根本改變非洲的最不發達狀態。目前,全球最不發達國家有3/4集中于非洲大陸,貧困與饑餓、戰亂與衝突依然是這塊大陸普遍存在的狀態。一些許多非洲國家依然沒有擺脫長期以來呈現的“有增長而無發展”的困局。今天,非洲經濟在總體上依然嚴重依賴於西方發達國家及其主導的國際市場,發展的基礎十分脆弱而不穩定。抑制非洲實現可持續的制度障礙,是國家能力與政府執政功能的長期缺失,部分非洲國家日益處於“有社會而無國家”的國家體系消解與政府功能退化狀態中。在今日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政府能力嚴重缺失,基層政權形同虛設,看不到條塊分明、上下聯通的功能化的政權網路與管理系統。

  從今年在西非國家發生的埃博拉疫情可以看出,非洲國家的治理體制與治理能力依然十分脆弱。近代以來人類科技醫學的進步,大規模瘟疫的流傳對人類的危害已經大大降低。但是,過去幾十年來非洲疫情不斷,反覆肆虐,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醫學的問題,更多是國家治理的問題,非洲大陸自獨立以來,始終未找到一個合適的國家政治治理髮展的正確道路,到目前為止非洲國家的政治選擇依然前途不明。冷戰結束以來西方在非洲所推行的多黨競爭的制度,在非洲國家一體化沒有完成的情況下面導致非洲層出不窮的民族、宗教、語言文化的衝突,肢解了非洲國家統一行動的能力,這是非洲長期疫情不斷、饑荒遍野的一個重要的制度根源。近年來,非洲非傳統安全問題上升,糧食危機,乾旱肆虐,艾滋病漫延,環境生態惡化,武器擴散,難民增長,在一些非洲國家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同時,近年來非洲恐怖主義活動進入新的活躍期,在東非、北非、西非都有明顯抬頭之勢。

  非洲國家要克服國家發展的障礙,提升治理能力,需要在如下方面做出新的變革努力。第一,非洲國家需要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結合非洲實際情況,思考屬於非洲自己的發展道路,探尋非洲問題的非洲化解決。 第二,國家能力建設是非洲發展的根本前提,非洲國家必須高度重視國家能力建設,提升政府的行動與管理能力。第三,非洲國家需要一個長期的國家發展策略,穩定而持續地追求國家發展目標。

  中非合作創造新“絲路”精神

  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後逐漸建立起來的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新型戰略合作關係,是一種以追求各自經濟與社會發展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南南合作關係。中國需要借用中非發展合作這一平臺,推進全球體系與中非雙方國際身份的歷史性轉型,這種轉型,大致上可以包含如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借助中非務實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努力推進非洲大陸由“全球發展的負擔”轉變為“全球發展的機遇”。十分明顯,21世紀,非洲大陸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大陸,全球人口紅利、新興市場、城市化動力,都日益來自非洲,非洲正成為21世紀中國持續發展新的戰略性夥伴。第二,借助中非務實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努力推進中國的國家身份由“追求自身發展”轉變為“引領亞非發展”的變化。中國必須做好與非洲戰略互惠合作這篇大文章,以此改善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紓解外部世界對於中國快速發展産生的疑慮與排斥。第三,借助中非務實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來解決人類面臨的矛盾衝突,以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目標來推進國家政治改革和治理能力建設,從而彰顯出中國對非戰略在當今國際交往領域所具有的特殊治理模式創新與道德建構意義。

  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理念,主要集中于中國自身的問題,考慮中國自身如何發展,但是未來的30年,中國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將自身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如何與非西方世界、亞非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發展共同體、合作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只有這樣,未來30年中國的發展才可能是可持續的。就此來説,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應該延伸到非洲大陸,延伸到拉美,延伸到世界更廣闊的地區,它應該成為21世紀人類交往新的制度模式與精神理念。國家和民族間通過平等相待的發展合作關係來建構和諧世界的新理念,將日益成為具有全球意義人類新的“普世價值”。而中非務實合作關係的深入發展,將助於推進人類現代性“普世價值”的核心內涵,由傳統的“西方語境”轉變為“全球語境”,在這些全球語境中,來自亞非的智慧、亞非的知識、亞非的話語,將逐漸得到重視與發揚。(文/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 劉鴻武;《中國投資》供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