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黃金周取消還是保留?——關於黃金周存廢三問

  • 發佈時間:2014-10-05 16:27: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2014年國慶黃金周進入尾聲,許多人又一次在集體出遊中感受了車票的難買、道路的擁堵和景區的“人山人海”。當你疲累地在景區挪動時是否會想,這樣的黃金周要不要改一改?特別是在“假日辦”撤銷、國務院公佈《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後,社會上關於黃金周的存廢、改革之爭愈發熱烈。

  黃金周是存是廢?

  今年國慶黃金周前,北京的施京一家又陷入糾結:出門又堵又貴,在家實在乏味。黃金周,已不再像15年前剛出現的時候讓他們興奮。

  黃金周是存、是廢?社會上的觀點針鋒相對。

  以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為代表的“廢除派”認為:隨著帶薪休假的進一步落實,應該取消“十一”黃金周,將國慶節的法定假日調整為1天。

  “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國慶節只放一天假。剩下的兩天法定假日可以分給元宵節、重陽節兩個傳統節日,或將春節法定假日延長為5天。”蔡繼明説。

  1999年,我國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拉動內需設立了黃金周。老百姓一下子全撒了歡兒。可幾個黃金周下來,問題也來了。“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擠成蛋”。甭管去哪,哪都是人,去哪哪堵,一趟旅遊下來比上班還累。

  即使從商家角度,也不全是利好。蔡繼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做了分析,發現黃金週期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但過後卻是門庭冷落。

  反對廢除黃金周的也大有人在。

  德國國家旅遊局中國區首席代表李朝暉説,歐美重個體,中國人重集體。有時候,自己沒問題,但孩子放不下;有時候全家沒問題,但工作放不下。所以不僅一定給帶薪休年假以靈活的操作空間,還必須確保公共假日。

  一些百姓也不希望黃金周就此消失。上海工作的小徐説,除了春節,現在就國慶一個長假,帶薪休假還要看老闆臉色,廢除了以後去旅遊就沒時間了。

  帶薪休假如何落實?

  説到帶薪休假,就説到了許多人的“痛處”。蔡繼明也表示,取消“十一”黃金周有個前提條件,是全國各地各個單位都能嚴格執行帶薪休假制度。但目前帶薪休假執行得還不太好,所以説這個條件還不成熟。

  根據蔡繼明牽頭的相關課題組的調查,我國目前的帶薪休假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落實率只有50%左右。

  “根源就在於帶薪休假落實得不夠,大家不得不求助於節假日。而法定假日就11天,在總量沒增加的情況下,又不得不挪用雙休日。這些導致了公眾對節假日安排不滿意。”他説。

  2013年,《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的目標。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

  “帶薪休假,直接相關方是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其幹部職工,但從外部來説,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推動、監督乃至問責。”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

  蔡繼明認為,對沒有落實帶薪休假的單位,法律部門應該受理職工集體訴訟,至少應該補發職工3倍的工資,或者有更嚴厲的懲處。

  沒有黃金周,我們該如何休假?

  其實,黃金周留也好,廢也好,目的只能是一個:更好地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的休假權。

  一個國家的節假日分成三類:一是法定節假日,用來紀念重要的歷史事件,或宗教、文化節日。二是公休日,是勞動者休息的法定時間。三是帶薪休假。

  拋開公休日不算,我國法定節假日共有11天,在國際上並不算短。但關鍵是帶薪休假的時間太短了。而帶薪休假是最適合用來旅遊的,這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

  “中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帶薪休假時間太短,一般最長15天,最短5天,平均10天左右。我們課題組研究了六十來個國家,帶薪休假平均是19天。”蔡繼明説。

  攜程網最近的調查顯示,80%的人希望通過帶薪休假的方式旅遊,而不是黃金周。如果帶薪休假能成為“法定假日”,對許多人來説,一年四季都可以是黃金周。攜程旅遊統計,經過10多年迅速發展,我國非假日旅遊市場超過節假日旅遊是必然的。特別是帶薪休年假人數絕對數量近幾年在持續攀升。

  “如果帶薪休假真能落實,我就會選每年的結婚紀念日出行。五一、十一宅在家裏。”網友“竹下惠”説。

  “如果大家不在黃金周集中出行,既可以降低景區和交通在某一時段的壓力,還可以促進景區設施、服務的長遠發展,也可以減輕遊客出行的成本和壓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説。

  如果沒有黃金周,那就來次説走就走的旅行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