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臺媒析食品安全:人的素質對了 才是最美風景

  • 發佈時間:2014-09-18 15: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盛治仁  責任編輯:姚慧婷

  台灣《聯合報》18日刊發投稿文章稱,“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曾經讓我們內心多麼地驕傲。台灣人的禮貌、熱情、善良和友善,讓許多觀光客津津樂道,我們也為自己的民眾素質和文化底蘊深感光榮。但是最近餿水油事件引發的一些現象,卻又讓我們驚覺這條通往富而好禮社會的路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繼續努力。

  文章摘編如下:

  輿論對於極少數的黑心商人和産品的問題已經討論很多,令我心驚的是看起來不是那麼少數的民眾在商家提供退貨服務時的行為與態度。據報道有些貪小便宜的客人,把發票和商品分開退兩次錢,甚至還有人拿一個商家的塑膠袋,就要求退三千元(新台幣,下同)。這些作為糟蹋了店家的負責和善意,也讓自己跟黑心商人為貪圖利益而造假行為淪為相同本質。

  消費者買到劣質商品,還要花時間去退款,心情不舒服可以理解。但是遷怒到也是受害者且願意負責任的店家,甚至是基層店員,真的不應該。還有客人不只態度惡劣,甚至要求店員當場吃掉退貨,遠遠超過了一個消費者應該主張的權益範圍。這種缺乏對人的基本尊重,是當前台灣很大的問題。

  理直氣婉,是一個文明社會的表徵,如果做不到,理直氣壯是起碼的標準。但我們的社會有太多“理不直而氣盛”的事情存在。對事物的來龍去脈不清楚,加上多是用直覺去反應評論,造成了民粹風行。這個風潮始自政壇,政治人物齜牙咧嘴、口出惡言,不管説的話有沒有根據,越大聲、越激動、越粗鄙,在選民面前就好像越有道理。這個風氣開始蔓延到各個領域,大家逐漸喪失了同理心以及對專業的尊重,殊不知這個共業最後需要共同面對承擔。

  日前一位醫師跟我談起執業的難處,舉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假設有一種疾病,動手術的存活率是50%,藥物治療的存活率是10%。從專業上看,應該會建議動手術。但在實務上,醫師多會傾向藥物治療。原因很簡單,動手術致死的50%,有一定的比例會提告,但是用藥物治療無效致死的90%,則不會提告。這樣的結果,對病患其實極其不利,但“民意”卻會造成反方向的集體壓力。

  這個現象當然不是台灣獨有。記得去年有義大利同事跟我分享,選舉時政治人物為了表達跟廣大人民站在一起,實施遊艇稅徵收。政治人物得到選票,民眾對富人的不滿也得到宣泄,似乎是雙贏的局面。

  我們在規劃自己的計劃、經營自己的事業,或甚至於買一件衣服時,所花的思考時間與精力,恐怕都大於我們面對公共事務時投注的注意力。台灣要能繼續發展提升,需要社會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和態度,並且重建人際之間的信任感和尊重。

  同理心的存在更是社會與人際關係和諧的關鍵因素。尤其服務業不管在經濟産值和工作機會的提升上,對台灣的貢獻及影響越來越大之際,如何真正落實把台灣人成為最美的風景,實在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及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人的素質對了,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