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澳媒:澳大利亞政治人物應更加深入了解中國

  • 發佈時間:2014-09-10 09:1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彼得·蔡  責任編輯:孫業文

  澳大利亞《商業觀察家》9月8日文章,原題:政治人物有必要效倣特恩布爾,了解中國 澳大利亞政治人物如今談論中國時,不是每年1500多億澳元的貿易關係,就是中國更自負的外交政策帶來的潛在威脅。相比美國等目前的辯論,這些討論顯得相當初級。

  若無對中國歷史、特別是對其動蕩近代史的真正理解,談論或了解中國是不可能的。澳政治人物談論中國近期歷史時,往往釀成小小的災難:阿博特講到二戰時日本軍人的“技能和榮譽感”。此番話在華激起強烈情緒,中國民眾是遭到日本殘暴侵略痛苦最重的。會講普通話的陸克文就西藏問題對北京進行説教,也影響很壞。

  不過,澳大利亞有位資深政治人物,在中國話題上思考深,談得也有水準,表現出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熟稔。他就是馬爾科姆·特恩布爾。他對中國的洞察和了解之深,在上週五澳中商業論壇上得到全面展示。特恩布爾發表了題為“不只是礦産和市場——對華關係中的歷史、同情、經濟學”的主題演講。

  特恩布爾提醒聽眾,二戰時期中國是西方一個很重要的盟友,他甚至認為澳大利亞因為中國而轉危為安,“若中國被打敗……日本不僅會投入更大資源對付澳大利亞,還可能如希特勒要求的在1942年入侵西伯利亞。”

  特恩布爾的演講並非不切實際的歷史修正主義。他的論點得到近來歷史研究的支援。英國知名中國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歷史教授拉納·米特,不久前出版了題為“被遺忘的盟友——1937-1945年二戰時期的中國”一書。設想一下,若阿博特不久前訪問北京時發表像特恩布爾那樣的講話,對澳大利亞將是個外交勝利。中國人怎麼可能不感激一名西方領導人對其歷史最黑暗時期的同情理解?

  特恩布爾對中國的理解受到基辛格《論中國》一書的影響。這名美國前國務卿認為,中國專注于維持經濟增長,無意向別國強加其政體。特恩布爾表示,“正如基辛格所説,中國與蘇聯、甚至美國不同,並不尋求説服別國接受其價值,遑論政府制度了。”特恩布爾認為,中國作為世界最重要貿易國的地位支援了他的論點——中國崛起將基本上是和平的。

  不論人們如何看待特恩布爾有關中國崛起的評價,他對中國屈辱近代歷史感同身受的理解,恰是澳高層政治領導人如今所缺乏的。中國的國家敘事方式一直受到其歷史記憶的界定,把握這點是理解北京意圖的關鍵。(彼得·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