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前駐印度大:中印理想和目標息息相通

  • 發佈時間:2014-09-17 08:19: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孫玉璽  責任編輯:姚慧婷

  我于2005年至2007年出任中國駐印度特命全權大使。出使期間,我參與舉辦了近百項“中印友好年”系列活動,其中令我終生難忘的是重建“玄奘紀念堂”。在印度為唐僧玄奘修建紀念堂的構想是周恩來總理于1956年提出的,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積極響應,在佛祖悟道的菩提迦耶為紀念堂規劃了土地,並以佛教廟宇形式建起了一座正殿。後來由於兩國關係出現波折,該項目被擱置了半個世紀,但印方一直沒有挪作他用,這就為兩國重修舊好保留了餘地。2007年2月12日,紀念堂竣工開光典禮上,中印各界名流數千人出席。在那次盛讚中印友誼的眾多講話中,我歸納了兩點突出的共識:

  一、中國和印度從古至今一直是共同點最多的兩個國家:兩國同是亞洲大國,分別位於由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組成的世界屋脊兩側,山水相連;兩國同是超級人口大國,加起來超過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兩國僑民遍佈世界最為廣泛; 兩國都擁有悠久的文明史,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文明和發源於印度河—恒河流域的文明都歷經數千年滄桑而完整地延續下來,相互影響,並共同為世界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近代史上,兩國都曾遭受侵略和奴役,有極其相似的歷史遭遇,曾經面臨同樣貧窮落後的局面,又幾乎是在同時獲得獨立和解放,所以兩國在60年前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絕非偶然的權宜之計,而是歷史的必然;今天,兩國同樣肩負起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兩國的迅速發展不僅意味著亞洲的崛起,25億人在125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所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將牽引整個世界的發展。

  二、在中印兩國2200多年的交往史中,曾出現三個高潮:一是古代,以佛教為媒體,中印兩個偉大的古代文明開始歷史性交流。印度是佛教的創始地,中國古代僧人法顯、玄奘等將佛教經典從印度運回中國,帶回的不僅僅是一些宗教著作,而且是印度人民給中國人民的一份精神厚禮。“佛學東漸”不僅使兩國文明深度融合,還形成了整個東方文明對世界、宇宙、生死等基本觀念的共同認識。二是在20世紀前半葉,兩國人民在各自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鬥爭中相互同情、相互支援。兩國人民都記得,在中國反法西斯戰爭最艱苦的時刻,印度援華醫療隊遠渡重洋,投身中國人民的救亡事業,柯棣華醫生還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三是兩國獨立和解放之後,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係的準則,為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今年7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期間首次會晤印度新當選的總理莫迪。習近平表示,中印作為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都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最珍惜的就是和平與發展,兩國的理想和目標息息相通,中印都是世界重要一極,擁有許多戰略契合點。中印用一個聲音説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莫迪表示,印中都是文明古國,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我們兩個民族是一種精神,兩個身體,我們要增進相互理解,發揮兩國智慧,在國際上共同弘揚和平、包容的精神,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印中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對世界和人類是重大貢獻。

  從兩國領導人的講話精神中,我們聽到:中印友好關係發展的又一個新高潮已經到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