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述評:中國反壟斷並未違背入世承諾

  • 發佈時間:2014-09-11 16:36: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歡 朱青 楊毅沉  責任編輯:時習

  美國商會日前發佈報告稱,中國對反壟斷法的利用具有主觀性和歧視性,違反了當初加入世貿組織時同意維護公平競爭的承諾。同時,利用反壟斷法迫使外國公司降價,違反了總體上禁止對商品進口設置限制的條款。

  分析人士表示,在厘清中國反壟斷調查的發展脈絡後,會發現這一指責是在歪曲事實。相關調查不僅沒有違背入世承諾,反而體現了公開、透明、非歧視、公平競爭、法制精神等世貿組織倡導的原則理念。

  9月初,中國國家發改委對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及涉案財産保險公司處以總計1.1億多元罰款,對吉林三家水泥企業開出1.14億元的反壟斷罰單……近期中國反壟斷不斷擴圍,從被處罰企業的數量和處罰金額看,國內企業不比外資企業少。

  自2008年8月1日反壟斷法生效6年來,外企、國企、民企均是反壟斷執法的對象。2013年,茅臺、五糧液因價格壟斷合計被罰4億余元,成為當時中國反壟斷史上的最大罰單。而在更早的2011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因涉嫌網際網路接入壟斷被調查。

  “據我了解,反壟斷調查所涉及到的企業,外國企業只佔到10%。”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説。他表示,我們推進的包括反壟斷調查在內的事中事後監管是依法、透明、公正進行的。這些舉措有利於中國擴大開放,讓更多外資、外國産品願意和敢於進入中國。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説,中國反壟斷執法對內外資企業是一視同仁的,它不僅不會影響投資和經營環境,相反,會使環境更加優化,這是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之舉。

  因此,認為中國反壟斷具有主觀性、歧視性的説法根本站不住腳。至於指責中國利用反壟斷法迫使外國公司降價,更是罔顧事實。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表示,發改委在價格執法中始終尊重且從未干預企業的自主定價權。在調查處理的一些案件中,一些企業之所以調低産品價格,有的是根據法律規定,有的則是從消除違法行為後果、維護企業聲譽的角度出發,主動降低産品價格。

  2013年奶粉生産企業縱向價格壟斷協議案中,相關企業先後對奶粉降價5%至20%,一年讓利消費者約24億元。近期一些汽車品牌對照反壟斷法要求進行內部整改,停止對經銷商的價格控制,並對部分價格過高的整車和汽車零部件降價,這也是主動消除涉嫌違法行為後果,逐步恢復競爭秩序和競爭價格的措施。

  中國反壟斷法的制定依據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則。世貿組織有關規則明確反對妨礙競爭的壟斷企業的市場獨佔,規定無論是一家還是幾家企業,只要形成市場瓜分或約定限價的控制就屬於該國反壟斷立法舉措的應對範圍。

  世界各國對壟斷行為均十分警惕,大多數都制定了較為完善和嚴格的反壟斷法律法規,對壟斷行為施以嚴厲處罰。以美國為例,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在2013年就發起了近百項反壟斷調查。

  中國近期大規模反壟斷執法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原有執法力度不夠、處罰過少過輕。隨著經濟發展和制度完善,中國不再是壟斷行為的“法律洼地”,無論國企還是外企,只要存在壟斷行為就會被納入反壟斷調查,其目的是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的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指出,中國未來反壟斷調查只會向縱深發展,範圍會更廣、力度會更大。反壟斷調查,更像是缺位後的補位,是遲到的監管,是責任的回歸。外資企業必須適應這一“新常態”,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依法規範市場秩序的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