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馬志剛:如何讓消費這駕馬車快跑起來

  • 發佈時間:2014-08-26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如何借助消費升級新趨勢,讓消費這駕馬車快跑起來,使之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定海神針”,是近期理論界議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

  在上個世紀末“賣方市場”結束以後,消費需求不足逐步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大問題。我國政府從“十五”規劃開始幾乎每年都出臺若干政策來擴大消費,只是,擴大消費之路並不平坦,效果不理想。但近年來,一些新的變化讓人越來越意識到,只要措施到位,消費這駕馬車是完全有可能快跑起來的。

  消費升級是較大的一個變化。整個社會消費加速從生存型消費轉向享受型消費、發展型消費,帶來了資訊消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領域消費的火爆。手機等過去的耐用品如今已變成了快消品。據有關機構監測,今年第二季度我國智慧手機市場銷量超過1億部,這相當於在短短3個月時間裏,每13位中國人中就有一位購買了新手機,這在過去是不能想像的。電影消費也比較典型。2002年,我國全國票房不足兩位數,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就已接近140億元。

  與此同時,消費觀念也在變化。與50、60年代出生的父輩們不同,現在消費的主力是70、80乃至90年代的人,這些年代的人大多已不再堅持“存錢養老”的老觀念,他們追求時尚、綠色,注重産品的體驗,“月光”、“透支”已非稀罕事。

  當然,有了好的機遇,只是成功的要件之一。我國消費整體水準低,消費率不足,仍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4%,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清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提高,很大程度與同期出口、投資增幅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有關。換句話説,不是消費這駕馬車更快了,而是另兩駕馬車太慢了。讓消費這駕馬車快跑起來,要利用好消費升級大趨勢,增加適銷對路的新商品供給,也要從更深層次著手,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影響居民消費的因素很多,比如收入水準。影響收入水準的因素又有就業水準、收入分配製度、稅費水準等。又如,社會保障水準,包括住房、養老、醫療、低保等。一般説來,福利保障水準越高,消費水準就越高。再比如,消費環境,包括消費權益保護、消費信貸、消費技術、消費場所等。消費環境越好,消費水準就越高。

  眼下擴大消費的最大癥結是收入。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是事實,但區域、行業等之間收入分配不公,也大大抑制了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相對低收入和高收入,中等收入群體才是最有動力和潛力擴大消費的。各種社會保障也很關鍵。總的來説,我國在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缺口還是很大的。目前有的國家政府財政收入約40%以上用於社會保障,我國遠低於這個比例。讓消費這駕馬車快跑起來,亟須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佔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推進住房、醫療、養老等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保障水準,消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尤其要做好當前正在推進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真正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把農民的消費能力提上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