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以上人才計劃超700個,省級以下更是數不勝數
人才計劃“含金量”幾何?
代表委員建言,應儘快梳理整合、汰劣留良
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培養一支潛心科研的高素質青年科技隊伍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省市紛紛推出各自的人才計劃。在帶給青年人才施展空間的同時,“五花八門”的人才計劃也引發了一些質疑和擔憂。
“高校科研人才都在爭‘帽子’,有多少長江學者,有多少某某計劃裏的人才”“人才評價不看科研能力,而看論文數量、影響因子”“一些人才計劃定位重疊,科研資源浪費”……3月1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小組討論時,多位委員就人才計劃相關問題發表了看法。
今年兩會上,有代表委員建言,呼籲對當前名目繁多、重復交錯的人才計劃儘快梳理整合,創造一個讓年輕人靜下心來搞科研的良好環境。
人才計劃評選重疊交叉
近年來,伴隨著一系列人才計劃的實施,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超過7100萬人,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為優秀人才授予稱號,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榮譽和研究條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但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委員認為,近些年來各部委、各省市、各單位推出的人才計劃繁多,導致人才稱號過多的問題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中央部委層面,除了由各部門聯合實施的人才計劃,教育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各自製定推出的人才計劃分別達11個、13個、11個和14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家層面和省級層面分別制定推出各種人才計劃84個和639個,省級以下的各種人才計劃更是數不勝數。
“各級政府、各部門的人才計劃在定位、評選對象、學科領域等方面存在重疊交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劉艷代表説,部分人才稱號與學科評審、科研項目申請和雙一流學科認定等資源配置掛鉤,導致資源向少部分人才過度集中。
評價標準存在問題
“一些人才計劃政出多門、評價標準不科學,所引發的科研之風浮躁、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低等問題日益凸顯,應予以關注。”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委員説。
據了解,對科研人員和院校機構而言,拿到人才計劃的相關名頭至關重要,科研人才圍繞人才“帽子”展開的競爭十分激烈。
為什麼科研人員如此重視這頂人才“帽子”?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委員解釋説,因為“帽子”與科研資源掛鉤,還和晉陞職稱、評獎、待遇等掛鉤。比如,特聘教授一旦獲得“長江學者”,每年獎勵可達20萬元。“我們到各個學校調研發現,常常有人説今年要搞幾個‘帽子’。大學科研就是為了拿‘帽子’,太不應該了。”
“爭取榮譽和資源能理解,但關鍵在於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存在問題。”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理學院院長施大寧委員補充説,評選人才計劃的根本標準應該是創新能力和潛力,而不是簡單地看指標。“正確的評價應該是根據不同科研活動的不同性質,採用相應的標準分類評價。但現在是不管你搞什麼,往往就看論文數量、影響因子、專利等數字指標。”這導致很多科研人員片面追求論文數量,避開難以快速出成果的研究方向,這不利於我國在前瞻性基礎研究中實現重大突破。
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學者論文雖然被SCI數據庫收錄32.42萬篇,佔世界份額的17.1%,但僅佔CNS三大頂級期刊的5%。
提高人才計劃“含金量”
針對人才計劃的相關問題,今年兩會上,九三學社中央一份大會書面發言提出了良策:儘快制定人才計劃統籌管理辦法、推動人才稱號“去利益化”、提高人才稱號評選科學化水準。
“當前最緊迫的是,儘快制定人才計劃統籌管理辦法。”錢鋒委員建議,確定管理部門及其權責,明確各類人才計劃的目標定位、支援對象、支援方式、選拔程式、評選規則和評價方式等制度,建立退出機制。同時,通過科學評估,停辦低效率計劃,合併同類和定位相近的人才計劃,精簡人才計劃和稱號,形成以國家層面的各類人才計劃為主、省級以下人才計劃為輔的人才計劃體系。
“要推動人才稱號‘去利益化’,源頭上引導科研人才不再搶‘帽子’。”施大寧委員呼籲,切斷人才稱號背後的利益鏈,將學科設置、重點學科評選、科研啟動經費、個人升遷以及學術成果評價等與人才稱號脫鉤,把人才稱號還原為反映科研貢獻和學術能力的一種科學榮譽。
針對如何推動科技人才評價標準改革,林忠欽委員建議,以研究成果品質與研究潛力為核心,將評選標準由聚焦人才身份向聚焦人才能力轉變,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不同學科領域,採取分類評價指標。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