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闖關,A股終於被成功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北京時間6月21日淩晨4時30分,明晟公司(MSCI)通過官網宣佈,決定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
公告顯示,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加入中國A股的222隻大盤股,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MSCI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衝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制。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則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MSCI董事總經理暨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指出:“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了中國A股市場準入狀況在過去幾年裏的顯著改善。如今MSCI邁出納入中國A股第一步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中國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表示,第四度闖關終有突破,這是中國股市對外開放之路的又一里程碑。
他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説:“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分別為1.7%和0.5%,意味著境外資金在A股的配置規模將在600億-700億元人民幣,相對於A股40萬億元的流通市值份額極少,帶給市場的更多是一種情緒上的提振。”
MSCI指數是多數國際機構的投資標的,其客戶涵蓋全球約90%以上的基金公司。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750隻ETF基金直接追蹤MSCI指數,所投資的資金規模高達10萬億美元。正因為此,一旦A股市場躋身MSCI新興市場指數,國際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追蹤指數來配置A股,意味著A股市場也將迎來境外資金的涌入。
闖關成功原因: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A股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MSCI在6月21日的聲明中稱,此次納入A股的決定在MSCI所諮詢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了廣泛支援。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金融産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此兩項進展對提升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水準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MSCI董事總經理暨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指出:“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了中國 A 股市場準入狀況在過去幾年裏的顯著改善。如今MSCI邁出納入中國A股第一步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中國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Remy Briand表示:“隨著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制度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滬股通和深股通持續無阻的準入狀況得到市場檢驗,以及國際機構投資者獲取更多的市場經驗,MSCI將相應地提高中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MSCI熱切希望中國在過去幾年裏積極改善市場準入水準的這種政策勢頭繼續加速向前。”
2013年3月,A股首次作為潛在市場,被列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觀察名單之中,並在一年後參加MSCI全球市場準入評審。不過,從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年度評審結果來看,MSCI都表示暫不納入A股,但仍保留在審核名單之中。
以2016年為例,當時,MSCI給出了三條拒絕納入A股的理由:第一,QFII投資者的每月資本贖回額度不能超過其上一年度凈資産值的20%,此項限制對投資者需要兌付客戶資金贖回時帶來潛在的流動性障礙。第二,中國內地上市公司廣泛性自願停牌,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讓投資者擔憂。第三,內地對金融機構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金融産品設立了預先審批的限制,導致投資的不確定性。
近一年來,A股停復牌新規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千股跌停”的現象沒有再出現。此外,根據MSCI在3月宣佈的全新納入框架下,此前基於QFII/RQFII通道的納入方案被放棄,而是建立了基於“互聯互通”的新框架,這樣一來,QFII投資者的額度限制也就不再是一個障礙。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澎湃新聞記者説:“MSCI在今年3月公佈的最新方案向A股拋出了橄欖枝,令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其實第三個問題相對還是比較好解決的,MSCI和交易所方面協商應該可以解決。”
經機構投資者建議,納入A股數量從169隻增加到222隻
根據明晟公司發佈的新聞稿,MSCI就中國A股部分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項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且覆蓋全球各大區域的諮詢。參與本次全球諮詢的機構包括了為數眾多的資産所有者,資産管理人,經紀人/經銷商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
上述新聞稿稱,國際機構投資者歡迎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擴充,並將其視為相比現行的QFII和RQFII更具彈性的投資渠道。投資者也樂見相對減少的停牌數量,但認為A股的停牌數量與國際上其他市場相比之下仍處異常高位。投資者鼓勵中國監管當局和交易所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來解決股票停牌的問題。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同意採取 MSCI 初始僅納入未經停牌的大盤股的建議。
此外,許多機構投資者還建議,MSCI考慮納入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公司所對應的大盤A股(其H股是當前MSCI中國指數的成分股)。有鋻於此,MSCI修改了其原有的建議,決定納入能通過滬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大盤A股。這一變化將使得初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中國A股數目從先前提案中的169隻增加到222隻。
MSCI表示,其將開始演算多只MSCI ACWI全球指數系列中包含A股的暫行指數。這些暫行指數工具旨在為全球投資者在其揀選的特定時間段實施納入A股提供操作指引。MSCI將於2017年6月21日推出MSCI中國A股國際大盤暫行指數(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Large Cap Provisional Index),並於2017年8月進一步推出全球及各區域的包含A股的暫行指數,其中包括MSCI中國暫行指數及 MSCI新興市場暫行指數。
至於中長期的納入計劃,MSCI表示,進一步納入A股須以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狀況與國際水準更加密切地接軌為依據。這包括久經市場考驗的互聯互通機制、滬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額度的放寬、股票停牌狀況的不斷改善、以及對創建指數掛鉤投資産品限制的進一步放寬。
下一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進程,可能涉及增加當前僅為5%的流通市值納入因子,以及加入中盤A股部分。MSCI將繼續監測政策及市場情況,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開展公眾諮詢以徵求投資者的反饋意見。
納入影響:短期之內對A股的推動作用有限
闖關成功對A股市場會有何影響?
此前,中金公司預測,如果A股在2018年中正式被納入,那麼基於全球跟蹤MSCI指數體系資産規模與潛在納入標的的權重靜態估算A股市場短期資金流入規模約為97億美元,而長期資金流入可能會顯著高於短期的預估。
洪灝指出,鋻於眾多境外機構早已提前佈局,現行滬港通、深港通、QFII和RQFII在A股的配置目前有約2000億美元,A股納入MSCI對股市的短期影響有限。
“長期一定是利好,未來隨著A股在MSCI權重的提升,除了資金流入,機構化的投資風格將給A股帶來改變,或將加速A股規範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改革進度。”他對澎湃新聞記者這樣説道。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入摩之後,從直接資金流入來看,短期之內對A股的推動作用有限,按照進程具體的實施將在2018年6月才會正式啟動。另外在新框架下,MSCI對A股採用了更加平穩的納入方式,其中初期A股佔MSCI中國的比重僅為1.7%,較去年的舊框架降低了2%。在A股全部納入後,所佔MSCI中國的比重也大約只有四分之一,仍要低於H股所佔比重。
他説:“除了MSCI中國外,目前跟A股關聯最大且資産規模最大的三個MSCI指數分別是MSCI全球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A股初期納入三大指數的佔別分別為0.1%、0.5%和0.6%,相對應三個指數的規模如果全部跟蹤,按靜態法估計流入A股的規模分別為28億、75億、12億美元,共計1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85億元。相對於A股近今年以來4408億的日均成交額以及目前40萬億的流通市值,納入MSCI後一到兩年內所帶來的資金凈流入並不能帶來根本上的推動作用。”
王昕傑認為,本次A股納入MSCI的長期意義深遠,而不在於短期的資金凈流入,而是讓中國的資本市場重新進入全球投資者的視角,本次入摩或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首先,從海外經驗來看,本地資本市場納入MSCI指數的過程通常至少持續五年以上,但在本質上可以改變市場結構和風格偏好,未來數年機構投資者比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市場波動;其次,隨著境外資金的流入,資本項下的資金凈流出壓力減小,可以起到穩定本幣匯率以及市場對匯率的預期作用。 最後,長期資金的流入意味著中國資産在全球範圍內的需求提升,有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提升中國的定價權和本幣的國際影響力。
附:MSCI宣佈結果新聞稿全文
2017年6月20日于美國紐約——作為全球領先的指數供應商,MSCI Inc.(紐交所:MSCI)今日公佈,從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此次納入A股的決定在MSCI所諮詢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了廣泛支援。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正面發展,以及中國交易所放寬了對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金融産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此兩項進展對提升中國 A 股市場的準入水準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隻大盤A股。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MSCI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衝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制。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在2018 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MSCI將開始演算多只MSCI ACWI全球指數系列中包含A股的暫行指數。這些暫行指數工具旨在為全球投資者在其揀選的特定時間段實施納入A股提供操作指引。MSCI將於2017年6月21日推出MSCI中國A股國際大盤暫行指數(MSCI China A International Large Cap Provisional Index),並於2017年8月進一步推出全球及各區域的包含A股的暫行指數,其中包括MSCI中國暫行指數及MSCI新興市場暫行指數。
MSCI董事總經理暨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指出: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了中國A股市場準入狀況在過去幾年裏的顯著改善。如今MSCI邁出納入中國A股第一步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中國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
Briand表示:“隨著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制度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滬股通和深股通持續無阻的準入狀況得到市場檢驗,以及國際機構投資者獲取更多的市場經驗,MSCI將相應地提高中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MSCI熱切希望中國在過去幾年裏積極改善市場準入水準的這種政策勢頭繼續加速向前。”
MSCI就中國A股部分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項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且覆蓋全球各大區域的諮詢。參與本次全球諮詢的機構包括了為數眾多的資産所有者,資産管理人,經紀人/經銷商以及其他市場參與者。
國際機構投資者歡迎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擴充,並將其視為相比現行的QFII和RQFII更具彈性的投資渠道。投資者也樂見相對減少的停牌數量,但認為A股的停牌數量與國際上其他市場相比之下仍處異常高位。投資者鼓勵中國當局和交易所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來解決股票停牌的問題。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同意採取 MSCI 初始僅納入未經停牌的大盤股的建議。
此外,許多機構投資者還建議MSCI考慮納入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公司所對應的大盤 A股(其H股是當前MSCI中國指數的成分股)。有鋻於此,MSCI修改了其原有的建議,決定納入能通過滬股通或深股通交易且不因停牌而被排除在外的所有大盤A股。這一變化將使得初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中國A股數目從先前提案中的169隻增加到222隻。
在諮詢期間,許多機構投資者要求MSCI就中國A股未來的納入藍圖提供指引。MSCI今日宣佈,進一步納入A股須以中國A股市場的準入狀況與國際水準更加密切地接軌為依據。這包括久經市場考驗的互聯互通機制、滬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額度的放寬、股票停牌狀況的不斷改善、以及對創建指數掛鉤投資産品限制的進一步放寬。下一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進程可能涉及增加當前僅為5%的流通市值納入因子以及加入中盤A股部分。MSCI將繼續監測政策及市場情況,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開展公眾諮詢以徵求投資者的反饋意見。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