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一季度就業形勢“給力”養老醫保“大招”惠及民生

  • 發佈時間:2016-04-23 07:25: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王斌  責任編輯:閻明煒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兼部新聞發言人李忠 (中國網財經 攝)

  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記者 王斌)“就業”始終是李克強總理最關心的經濟指標之一,而近期的養老金費率調整、産能過剩職工安置、異地就醫等重大民生政策的出臺也受到廣泛關注。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日召開第一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兼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對近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一季度就業數據“給力” 四渠道安置産能過剩職工

  據李忠介紹,今年1—3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18萬,完成全年任務的32%;一季度末的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04%,同比和環比都下降了0.01個百分點。此外,從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來看,根據人社部對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的情況來看,目前的求人倍率為1.07,表明崗位需求數略大於求職人數。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為什麼一季度就業為什麼還能保持比較良好的態勢?李忠表示,今年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平穩,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是受益於經濟發展處在合理區間,一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7%,處在經濟運作合理區間;二是受益於改革創新的持續推進;三是就業創業的政策正在持續發力。

  與此同時,李忠也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就業影響也在加深,人社部將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就業穩定。一是多措並舉解決化解過剩産能中的職工安置工作。二是推進重點人群,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三是繼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四是繼續大力加強職業培訓。五是進一步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準,打造“網際網路+就業服務”模式,提高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的效率。

  關於如何解決化解過剩産能導致的下崗失業人員問題,社會尤其關注。李忠表示,具體的安置渠道,概括起來是“四個一批”:一是內部安置一批,通過企業內部挖潛來幫助在內部實現分流安置。二是轉崗就業一批,人社部將其納入就業扶持體系,幫助他們儘快找到工作崗位或自主創業。三是內部退養一批,對於年紀比較大,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再就業確實比較困難的職工,允許他們進行內部退養,或採用社會託管、代發代繳的方式實行退養,等他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時再辦退休手續。 四是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一批,人社部通過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來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21省養老費率5月下調 養老金6.5%調整非統一水準

  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4.7%;總支出為9677億元,同比增長12.8%。全國已基本形成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領域普遍用卡的格局。

  在養老保險收入方面,國務院近日決定,從5月1日起兩年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失業保險總費率由現行的2%階段性降至1%-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

  對此,李忠介紹説,目前各省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都是8%,單位繳費比例各有不同:上海是21%,山東和福建是18%,廣東和浙江是14%,其他省份都是20%。按照要求,全國大部分省市是符合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條件的。具體來説,有21個省,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餘20個省是北京、天津、山西、內蒙、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新疆、甘肅和寧夏可以由20%降低到19%。

  “加上去年我們已經先後降低了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率,如果這些政策都落實到位,每年共計可降低企業成本1200億元以上。”李忠説。

  在養老保險支出方面,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從今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準,調整水準為2015年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而此前過去11次調整都在10%左右。

  對此,李忠解釋説,本次調整是綜合考慮了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等多種因素綜合確定的。6.5%是調整的總體水準,而不是養老金水準基數,更不是簡單的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加養老金。

  據悉,本次調整將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來調整。“這個調整辦法兼顧了公平與效率,能夠適當的調節退休人員收入差距,體現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則。目前人社部要求各個地方制定具體方案,合理確定調整辦法和具體標準,按程式報批後組織實施。” 李忠説。

  養老金投資運營今年實施

  對於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李忠介紹,目前人社部正從制定配套政策、摸清地方情況和協調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三個方面抓緊工作。

  “目前,我們正在配合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委託投資管理合同、委託投資管理資金歸集辦法等配套文件。目前這些文件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李忠介紹,將按照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辦法,儘快出臺養老保險投資運營的配套文件。

  同時,李忠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向各省了解情況,和各省對接。“我們主要向地方了解進展情況、投資意願和投資計劃。”據李忠介紹,目前一些進展較快的省份,已經制定了計劃,表示出了積極的意願,其他地方也在抓緊摸底,進行論證。人社部將對地方進行指導,搞清家底、基金存量、存儲結構,通盤考慮投資的安排。

  李忠介紹,目前人社部正在協調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制定相關養老保險投資的策略,對短期、中長期的策略進行明確,同時制定投資方案,確保今年實施。

  2017年基本實現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問題是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對此,李忠給出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間表:2016年要實現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到2017年能夠基本實現符合轉診條件的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

  李忠介紹,當前醫保市級統籌已經基本實現,60%以上的異地就醫問題得到了解決。解決省內異地就醫的問題,就能夠再解決30%的異地就醫問題。目前,已經有30個省份實現了省份內異地就醫聯網,其中有27個省份能夠實現省份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剩下10%的問題,就是解決跨省異地就醫的問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是進一步加快國家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建設;二是指導各地做好異地就醫結算的相關工作;三是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完善週轉金、分級診療制度,包括加強醫療服務監管等政策。”李忠説。

  最後,李忠還對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負責人薪酬差距過大進行了回應,他指出,部分中央企業披露的2015年度負責人薪酬口徑不統一,有的僅披露了2015年度的基本年薪,有的還包括了2015年度兌現的以往年度的績效年薪。下一步,將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資訊披露的工作,統一資訊披露口徑。

  李忠指出,中央企業所屬子公司或參股公司,薪酬是由企業自主決定。“比如媒體報道的600萬,主要是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企業招商局集團和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所屬的二級以下企業都有參股,其負責人薪酬不屬於這次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政策的適用範圍,所以不是按照這次改革的辦法來調整的。” 李忠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