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中國必須在轉基因技術上佔有一席之地

  • 發佈時間:2016-04-13 10:23:3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網財經4月13日訊 農業部今日就農業轉基因有關情況召開發佈會,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全球轉基因研發發展勢頭強勁,中國作為農業生産大國,必須在轉基因技術上佔有一席之地。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 廖西元 (中國網財經 張少雷 攝)

  廖西元稱,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監管,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

  全球轉基因研發發展勢頭強勁。研發對象更加廣泛,已涵蓋了至少35個科,200多個種,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麥等重要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等。研究目標更加多樣,由抗蟲和抗除草劑等傳統性狀向抗逆、抗病、品質改良、營養保健拓展。轉基因技術更加精準,基因編輯技術、定點重組技術的突破使基因操作實現安全化、精準化。

  中國作為農業生産大國,必須在轉基因技術上佔有一席之地。為此,國務院2008年批准設立了轉基因重大專項,支援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我國科研人員克隆了100多個重要基因,獲得1000多項專利,取得了抗蟲棉、抗蟲玉米、耐除草劑大豆等一批重大成果,我國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研發能力顯著提升。

  全球轉基因産業化應用發展迅速。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商業化種植,到2015年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已經增加到29個,年種植面積超過27億畝。轉基因技術的推廣顯著促進了農業增産增效。目前,我國批准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2015年轉基因棉花推廣種植5000萬畝,番木瓜種植15萬畝。

  轉基因技術産生以來,為保障轉基因産品安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制定了一系列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標準,成為全球公認的評價準則。依照這些評價準則,各國制定了相應的評價規範和標準。從科學研究上講,眾多國際專業機構對轉基因産品的安全性已有權威結論,就是通過批准上市的轉基因産品都是安全的。從生産和消費實踐看,20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累計種植近300億畝,至今未發現被證實的轉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經過科學家安全評價、政府嚴格審批的轉基因産品是安全的。

  我國按照全球公認的評價準則,借鑒歐美普遍做法,結合我國國情,建立了涵蓋1個國務院條例、5個部門規章的法律法規體系,覆蓋轉基因研究、試驗、生産、加工、經營、進口許可審批和産品強制標識等各環節。組建了由64名專家院士等組成的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47位專家組成的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42個第三方檢驗測試機構,負責轉基因安全評價、標準制定、檢驗檢測。國務院建立了由農業、科技、環保、衛生、質檢、食藥等12個部門組成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協調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農業部設立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轉基因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並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法規、技術規程和管理體系,為我國農業轉基因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農業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業轉基因工作的戰略部署,按照《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規定,嚴格監管。一是我們每年專題研究和部署轉基因監管工作,要求嚴把研發試驗關、品種審定關、生産流通關,有效防範轉基因育種材料、轉基因品種和轉基因種子非法擴散。二是加強聯合督導,在春耕備耕、秋收冬種、購種銷種關鍵時節,對制種基地和種子生産基地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對近年發現有問題及被舉報的種子企業、經營門店和鄉村經銷點全覆蓋抽檢,重點市縣分組包片,嚴防非法轉基因種子落地。三是嚴肅查處違法種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近期,我們還將對轉基因作物監管工作,作進一步部署和安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