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算清這三筆賬關乎你的生活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4-06 16:44:27  來源:光明網  作者:劉超  責任編輯:吳起龍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這句流傳的在珠三角地區的話道出中國代加工産業的輝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引進外資和技術,依託人口紅利和要素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外向型經濟發展之路。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結構不合理、産能過剩、經濟品質和效益低等矛盾凸顯。機遇與挑戰相伴,以要素為發展動能的製造業城市該如何在困境中“轉身”?

  破技術壁壘算“創新賬”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我國製造業正處於“舊力”將盡:人力和要素成本優勢喪失;而“新力”未生:新的市場競爭力尚未確立的過渡時期。更早確立核心技術上的優勢意味著在市場上佔據先機。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沒有核心技術,我們只能製造低附加值的‘大路貨’,受制於人”。他舉例説,某種增壓器,在國內無法生産前,外國企業賣10萬元,當我們掌握核心技術投産後,外方馬上就降到5萬元。

【新常態 光明論】算清這三筆賬關乎你的生活品質

圖為國內自主研發的製造業機器人(光明網記者劉超/攝)

  光明網記者在珠三角地區一家企業看到,智慧機器人正沿著軌道對産品進行精密加工。用在這款機器人身上的編碼器以及晶片為該企業自主研發,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同時,成本卻僅為同類産品的十分之一,一經問世便迅速打開了市場。

  像這樣“小而精”的企業在珠三角地區還有很多。創新為主體企業隊伍的擴大促成了産業集聚,持續的競爭壓力推動企業不斷創新。

  良好的創新氛圍帶來的是企業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們5年投入了1.6個億,其中近1億資金用於研發。”某放療設備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僅用時3年他們就自主研發了第一代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這本展示了企業對科研創新的重視,卻也讓人看到企業作為個體進行創新的成本之高。個體力量有限,企業作為産業鏈上的一個個“點”,如何以“點”帶“面”發揮整體作用是提高創新效率、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的關鍵。

  政企協同算“轉型賬”

  産業轉型是在企業轉型的基礎上進行的,面臨內外雙重壓力,如何幫企業利用手上有限的資源完成整體“轉身”是製造業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趙昌文指出,創新是中國傳統製造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很難靠單一企業解決。産、學、研分離與個體創新能力不足是我國傳統製造業的“痼疾”,在産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如何整合創新資源?如何讓企業站在行業的高度上分享、協作以起到“1+1>2”的效果?

  橫瀝鎮的轉型是製造業區域整合、協同創新的一個縮影。橫瀝鎮位於東莞市東部,鎮內多數企業主要從事玩具、傢具模具製造。隨著近年來“訂單經濟”模式難以為繼,這類勞動密集型企業也相繼面臨選擇的窘境:産業轉移還是轉變發展方式?

【新常態 光明論】算清這三筆賬關乎你的生活品質

圖為自動化生産車間(光明網記者劉超/攝)

  橫瀝鎮的做法是政府出面牽線、整合各高校資源,結合高校優勢學科與模具産業的具體需求搭建創新平臺。橫瀝鎮模具産業協同創新中心就是各方資源整合下的産物。橫瀝鎮黨委書記陳錫穩告訴記者:“産學研相結合是我們從‘模具名鎮’走向‘模具強鎮’的重要一步,這讓科技創新資源能精準服務産業,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效率。”

  産學研結合的核心在於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由政府出資引導、整合已有創新資源,圍繞集聚産業鏈搭建一個産學研結合的平臺。事實證明,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為橫瀝鎮的模具産業注入了新活力。2012年—2014年,橫瀝鎮模具行業總産值每年增長保持20%以上;産業內也開始整合,形成了一批年産值5000萬以上的規模化模具企業。

  優化結構算“環境賬”

  産業轉型也對協調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推動綠色生産方式、發展綠色産業成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中共貴州省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斐表示:發展時既要做好經濟發展的“加法”,又要做好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損害的“減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和産業結構。

【新常態 光明論】算清這三筆賬關乎你的生活品質

圖為對外貨運碼頭(光明網記者劉超/攝)

  廣東省的做法是以跨區域統籌和協同發展求解多年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死結”。以東莞市為例,東莞將麻涌、中堂等10多個鎮和虎門港統籌規劃體系,以“兩高一低”企業的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為契機,構建了一個集生態保護、高新科技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水鄉經濟區。生態環境的優化吸引了更多優質企業落戶,立足於“生態港”規劃的虎門港吸引了多個世界500強企業。“産業基礎好,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良是我們落戶的基本原因。”深圳某企業董事長説。

  2016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們不僅要成為“世界工廠”,更要成為世界創新中心,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更是我們打造核心競爭力,以嶄新面貌迎接國際經濟局勢變動的要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