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22.86萬億元 增14.3%
- 發佈時間:2015-02-10 16:57:37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2月10日訊 央行10日下午發佈消息,據初步統計,2014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22.8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8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餘額為3.47萬億元,同比增長4.1%;委託貸款餘額為9.33萬億元,同比增長29.2%;信託貸款餘額為5.35萬億元,同比增長10.7%;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6.76萬億元,同比下降1.8%;企業債券餘額為11.69萬億元,同比增長25.8%;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3.80萬億元,同比增長12.7%。
從結構看,2014年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6.3%,同比低0.4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餘額佔比2.8%,同比低0.3個百分點;委託貸款餘額佔比7.6%,同比高1.0個百分點;信託貸款餘額佔比4.4%,同比低0.1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佔比5.5%,同比低0.9個百分點;企業債券餘額佔比9.5%,同比高0.8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佔比3.1%,與上年末持平。
2002-2014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不斷擴張,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初步統計,2014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22.86萬億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年均增長19.3%,比同期人民幣貸款增速高2.7個百分點;與同期名義GDP的比率為193.0%,比2002年高69.6個百分點。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概念的提出是我國貨幣政策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對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和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也具有較大意義。
首先,建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一是利於促進直接融資發展, 改善企業融資結構。
其次,金融機構表外業務發展影響宏觀調控效果,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涵蓋了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業務,因此有利於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三、社會融資規模能夠將數量調控和價格調控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進一步促進金融宏觀調控向市場化方向發展。
四、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指標口徑涵蓋了銀行、證券、保險等整個金融體系。加強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有利於實施逆週期宏觀審慎管理, 監測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和評估總體流動性水準, 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市場和工具的監管。
五、有利於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金融部門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援不僅有信貸, 還有債券、股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多種方式,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能夠多角度地全面反映各類融資支援實體經濟的狀況。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非金融企業和個人)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餘額。數據來源於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