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我國2014年進口不盡人意 大宗商品價下跌是主因

  • 發佈時間:2015-01-21 11:26:0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國網財經1月21日訊 在商務部今天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2014年我國外貿出口情況是過去三年中最好的,但進口數據好象不太盡人意,剔除不可比因素也只增長了3.3%,並且影響了全年總的進出口增速。究其原因,其中,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跌是主因。

  2014年全國進出口總額4.3萬億美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全年進出口增長6.1%,其中出口增長8.7%,這其實是一個超過預期的成績單。

   沈丹陽表示,因為去年就出口而言是可圈可點的,甚至可以説2014年的外貿出口情況是過去三年中最好的,有三個特別亮的亮點來支援這個判斷:一、在非常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在全球貿易預計僅增長不到2%的情況下,我們全年8.7%的出口實際增速既明顯高於全球平均增速,也高於各主要經濟體和新興發展中國家,是全球主要貿易大國中增速最高的。二、預計我們全年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在10.5%左右,這是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三、我們估計全年出口占全球份額至少會達到12.2%,比上一年再提高0.5個百分點。這也是最近幾年佔全球份額提升最快的一年。

  因此,去年的出口可以説是近三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年。

  與此同時,外貿轉型升級繼續取得明顯的成效,出口的結構進一步優化。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國務院穩定外貿增長政策的積極效應持續顯現。二是企業在各級商務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特別是開拓新市場,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三是美國、歐盟部分發達市場去年的需求有所回升。

  進口從數據上來看好象不太盡人意,剔除不可比因素也只增長了3.3%,並且影響了全年總的進出口增速。但是我們分析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跌,佔進口額大概1/4的原油、鐵礦石、銅精礦、銅材、化肥、橡膠、穀物和大豆等八類産品進口量增價,由此帶來進口付匯減少了458億美元,拉低進口增速2.4個百分點。

  二是國內生産配套進口減少,前10個月佔進口額大概53%左右的中間品一般貿易進口比2013年同期回落9.5個百分點,其中僅積體電路一種商品的進口就下降了5.9%,拉低進口增速0.7個百分點。

  三是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需求減少。佔進口總額大概1/4左右的加工貿易增長放緩,全年僅增長0.8%,拉低進口增速大概0.5個百分點。

  四是國內投資增速回落,對進口拉動趨緩。前10個月佔進口總額大概14%左右的資本品進口增速只有1.2%。

  即便如此,去年的進口同樣還有許多亮點,比如消費品進口增長15%左右,既豐富了國內市場,也滿足了老百姓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同時又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再比如利用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良機我們擴大一些大宗商品的進口,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網財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