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是否逼近“中等收入陷阱”?

  • 發佈時間:2015-01-06 19:30: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孫楠  責任編輯:孫業文

  日前,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刊登題為《中等收入陷阱的迷思》一文。文章稱,中國大陸最終會和其他新興市場一樣落入同一個陷阱,這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但分析人士認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一個文化和歷史的概念,中國並不存在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社會條件。

  日前,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刊登題為《中等收入陷阱的迷思》一文。文章稱,人們都知道這樣的故事:一個充滿潛力的新興市場開始蓬勃發展,帶來增長與繁榮,但隨著它進入全球經濟排行榜的中間行列,增長逐步放緩。人們對在未來積累財富的希望逐步減少。這個新興市場落入了陷阱。

  文章稱,最新的擔憂是,中國大陸的情況與南韓和台灣地區不同,最終會和其他新興市場一樣落入同一個陷阱,這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和蘭特·普裏切特認為,對“中等收入陷阱”的擔憂可能成為事實。

  外媒:別急著給中國貼標簽

  在新研究中,兩人試圖找出增長減速的預示指標。據他們的研究,收入水準並不能充分預示增長減速。相反,他們認為,高速增長是未來減速的前兆。他們認為,回歸到均速是一種解釋:正如明星運動員可能在聯賽的第二年表現不佳,一個國家也可能如此,在一段時期的超預期增長之後,就會經歷糟糕的時期。這種波動未必意味著這個運動員或國家比以前更好或更差,這只是表現上的差異或純屬運氣。

  文章稱,這種特點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引導決策者應對經濟減速,中國領導人如今正在竭力解決這個問題。薩默斯和普裏切特擔心,“採取行動維持不可持續的高增長率可能令之後的調整更加艱難”。

  他們還擔心,給增長減速錯誤地貼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標簽會促使決策者解決錯誤的問題——可能會讓他們在所需的工業或農業基礎設施建成前,試圖建立資訊經濟;或者正相反,致使他們竭力保護已確立地位的行業和朋友,而損害新企業和部門的利益。

  中國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條件

  就此,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國家風險分析師趙昌會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與其思考中國如何擺脫中等收入陷阱,不如籌謀“中國如何向高收入國家邁進”。

  趙昌會表示,中國向高收入國家挺進的後勁很足,征程才剛剛開始。“其間的關鍵在於中共正確而堅強的領導、制度變革和科技領先,而絕非遠遠處於次要地位的金融改革,甚至不是單純的經濟改革。”

  趙昌會認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一個文化和歷史的概念,其範例、概念的提出和驗證,都高度針對於拉美地區,中國並不存在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社會條件。

  他補充指出,中國人的入世理念是風水輪流轉,決勝基礎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今天的價格衡量,中國成長為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3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可以在2035~2040年實現。到21世紀中葉,以每人平均收入水準計算,中國完全有希望進入發達國家的“第一方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