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大選上演"江湖恩怨" 評論指因政界缺人才

  • 發佈時間:2014-12-15 14: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此次日本大選中,雖然經濟萎縮、日元急貶早已證明安倍內閣的經濟政策有問題,但自民黨卻無法拿出更有效的替代政策,只能繼續拿“安倍經濟學”做文章。

  在野黨一方本可利用安倍經濟政策失靈的弱點,集中火力攻擊,但他們也提不出更好的策略,再加上缺乏協調,結果在野黨的政策指針完全失焦,政策清單的內容五花八門。這就形成了自民黨只講經濟、不及其餘,而在野黨除了經濟什麼都講的局面,執政黨和在野黨之間根本沒有形成政策上的對立軸。

  儘管沒有像樣的政策之爭,可大選的火藥味一點不少,而讓各位政壇大佬打得頭破血流的則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江湖恩怨”。

  安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談及競爭對手——生活黨黨首小澤一郎時説,“這次選舉能讓小澤退出政界的話,日本政治就能邁向安定運營的環境了”,可以看出,自民黨決心借這次選情佔優之機把小澤一郎這個“眼中釘”徹底拔掉。小澤一郎曾是自民黨大佬,可他在九十年代初率部下“造反”,造成宮澤喜一內閣倒臺,持續了數十年的自民黨一黨獨佔政權的局面也因此終結;5年前,小澤一郎與鳩山由紀夫、菅直人聯手打造的民主黨在大選中大勝,自民黨再次下臺。可現在的小澤只率領著規模不大的生活黨,對自民黨已難形成威脅,自民黨仍要對他窮追不捨也只是為報昔日的“兩箭之仇”了。

  小澤用來對付自民黨的招數也翻“老黃歷”。小澤一郎在競選演講中講道“45年前,我成為田中角榮先生的門生……”,那時的自民黨是與選區、選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自民黨也因此成了保護民眾利益的黨,但小泉純一郎執政後,自民黨開始引入“自由競爭”原則,結果使大企業佔據了更多的社會財富,貧富差距也因此拉大,現在安倍內閣又進一步強化了這樣的政策。愛翻“老黃歷”的,還有一直被安倍視為威脅的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常在演講中提到“田中先生曾對我説……”

  在去世20多年之後仍被視為政治導師,可見田中角榮對當代日本政治的影響之大,而奠定田中角榮政治地位的正是小澤一郎談到的45年前的“第32次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當時,身為自民黨幹事長的田中角榮在大選中展示了自己作為選舉總指揮的實力,提拔了一批年輕議員,其中就包括小澤一郎、羽田孜等。以那次選舉為契機,田中角榮組成了自己的派閥,除小澤等人外,竹下登、金丸信等自民黨實力人物和橋本龍太郎、小淵惠三等年輕議員也加入田中派。從那時開始,田中角榮與福田赳夫展開了競爭總裁、首相之位的爭奪(史稱“角福戰爭”),此後,田中和福田兩派的爭鬥一直主導著日本的政局,直到今天這種局面還在繼續。

  幾十年來,“角福戰爭”已從最初的派系爭奪演成了兩大政治集團的跨代際互動,從最初的田中角榮與福田赳夫之間的自民黨“全面內戰”,到竹下登與安倍晉太郎之間“君子之約”(兩人相約輪流執政,但安倍晉太郎還未登上相位就去世了,這就是後來安倍晉三總提到説父親“遺志”的原因),再到田中兩大門生小澤一郎、野中廣務與福田赳夫秘書出身的小泉純一郎之間的亂鬥,現在安倍晉三的政策仍繼承著福田派傳統的“自由競爭原則”,而小澤一郎也還堅持著田中派傳統的“均衡發展原則”。

  有人將田中角榮的政治理念概括為“金權政治”,田中也説過“金錢等於人數,人數等於力量”。田中農民出身,高小畢業,靠自身的努力一步步登上總裁寶座,這种經歷讓他深深體會到選票之重要,而選民投票是因為會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他非常重視對“地盤”和“派閥”的經營,其“均衡發展原則”也是為了用向地方傾斜的預算和投資贏得選民對田中派議員的支援,進而鞏固議員對自己的支援。這套手法有著很強的控制力和支配力,田中派也一直是自民黨內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派閥。繼田中之後,竹下登、小澤一郎、橋本龍太郎等一直沿襲著這個風格。

  為對抗田中派,福田赳夫打出了“解散派閥”的大旗,聲稱“政治是最高的道德”,而派閥只是為了利益才結成的,因此要讓政治重新恢復活力就要讓議員根據政策主張來選擇自己的立場,這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派閥劃分。實際上,在“解散派閥”的策略背後還有一句潛臺詞,那就是加強總裁權威,由於內部派閥林立,自民黨的政策決議往往是各派妥協的結果,這就限制了總裁(特別是小派閥出身的)的決策權。

  因此,要繞開最大派閥田中派的牽制,福田就必須使用這種“超派閥”策略。福田赳夫是東大畢業的高材生,畢業之後就進入大藏省,後來又得到岸信介(安倍晉三的外祖父)、佐藤榮作提攜成為“自民黨皇太子”,這些都讓他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這讓他不是特別在意選民的感受,而是更強調政策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因此福田一直主張採取可能損害部分民眾利益,但卻有助於提升日本國際競爭力的“競爭性”政策。

  小泉純一郎上臺以來推行的就是這種加大貧富差距的“競爭性”政策,達到了使日本經濟狀況好轉的目的,同時還利用自己在民眾中的威望實現了對自民黨的“超派閥”控制。而現在安倍晉三得以在自民黨內享有極大的權力,也得益於小泉時代所奠定的這一基礎。

  隨著小澤一郎“造反”,55年體制被終結,日本政壇不復存在自民黨和社會黨兩大黨之間“保革對峙”的局面。在一系列政壇整合之後,出現了自民黨和民主黨兩大保守黨對峙、非保守政黨大幅後退的局面,而民主黨和其他保守政黨在政策上與自民黨又差異不大。

  可以説,現在的日本各保守政黨在黨與黨之間已不存在清晰的界限,融于各政黨之中的田中和福田兩大政治源流卻反而更加凸顯。但是,昔日的“角福戰爭”在派閥鬥爭之外,還有著非常豐富的政策內涵,如今的“角福戰爭”卻變成了沒有政策爭論的“江湖恩怨”,這不能不説是日本政界人才凋零、活力缺失的一種表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