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直供過於求 食用油價格逆市跌兩成
- 發佈時間:2014-12-11 10:52:00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孫業文
在進口大豆價格跳水、需求不旺雙重因素的影響下,食用油行業在旺季到來時依然開啟下跌模式,即將到來的春節旺季也沒能使食用油價格反彈。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月時間,目前北京市場多個品牌的食用油卻逆市降價,有的品牌價格降幅達兩成。受此影響,一些上市油企業績變臉,凈利潤出現下滑,而食用油分裝企業則陷入虧損泥潭。
現狀 新一輪降價潮襲來
食用油新一輪價格戰正在襲來。北京晨報記者採訪多家商超了解到,金龍魚、魯花等品牌食用油或打促銷或降價,而降幅最大的則是大豆油。
在物美土橋店,各品牌食用油正在展開聲勢浩大的促銷活動,除了買大桶送小桶等加量或贈送的方式,金龍魚、魯花等更是選擇直接降價,部分食用油降幅超過20%。
這場降價潮始於益海嘉裏的金龍魚、中糧旗下的福臨門等龍頭企業。“金龍魚10月底在全國率先降價,降幅在10%至13%,調價的主要有調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類。”旗下擁有金龍魚的益海嘉裏相關負責人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這次調價是金龍魚在今年的第二次下調,上一次下調時間為今年4月,下調幅度10%。按此計算,金龍魚今年累計下調幅度超過23%。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食用油也宣佈降價10%。
原因 今年一直供過於求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用於榨油的大豆80%以上是進口的,而進口大豆價格從今年7月開始大幅下降,同時進口量不斷增加,是食用油價格走低的主要原因。“進口大豆的價格從去年的4200元/噸跌至3600元/噸”,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
影響食用油價格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需求不旺。東淩糧油指出,今年下游飼料、養殖、餐飲等行業均不景氣,導致市場對豆粕和豆油的需求持續低迷。“今年前10個月食用油的進口量下降18%。”郭清保説。
在業內人士看來,需求不旺主要有國家厲行節約以及小品種油增長快兩大原因,“以前主流食用油品類是豆油、棕櫚油、菜籽油這三大類,近年來葵瓜子油、花生油、亞麻籽油等小品種油增長迅猛,擠壓了此前三大油的市場。”
需求下降並沒有放緩進口大豆的步伐,“進口大豆在榨油過程中産生的豆粕是飼料的重要來源,這兩年對於豆粕的需求仍在穩定增長,出於對豆粕的需求,壓榨企業仍然大量進口大豆,使得油脂供過於求”,郭清保指出,今年1月至11月,我國進口大豆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00萬噸,“這相當於一個月的消耗量”。
影響 不搞壓榨的企業都在虧損
食用油價格的一路走低使得産業鏈上游企業的日子異常難過。“不搞壓榨的企業只要買進就虧損”,郭清保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從去年起食用油分裝企業都在虧損。
一些包裝食用油企業則陷入兩難境地,不跟進調價會丟了市場,跟進調價則要付出巨大代價。“前面訂的原料油還沒入境,這邊價格又跌了,再這麼跌下去,企業生存都是問題。”一名業內人士憂心忡忡。郭清保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在這種兩難形勢下,一些油廠已經停産。而集團化運作的大型食用油企業處境則沒那麼艱難。“有壓榨業務的油企,由於有豆粕可以平衡,在利潤方面好調控。”
食用油價格的下跌也被業內認為是行業洗牌、升級的契機。過往依賴大豆壓榨貢獻業績的相關企業也開始重視多品種、中小包裝食用油的發展。東淩糧油表示,將加快發展大豆加工相關高附加值的産品,比如中包裝油脂類的産品,包括豆油、棕櫚油、調和油等;發展小包裝油脂類品牌産品和加大投資特種油生産等。
趨勢 春節也不一定能催熱市場
通常,春節被視為食用油市場的黃金時期,不過,今年如果寄希望於即將到來的春節能催熱市場,則很可能落空。
按照季節性規律,隨著美豆陸續上市,11月、12月大豆進口量將井噴式增加,季節性供應旺季將對豆油市場行情構成一定打壓,同時國內豆油價格出現明顯反彈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今年春節比較晚,轉機可能在元月中下旬出現,但今年不一定能有轉機。”郭清保説。
“受國內整體經濟形勢影響,今年食用油行業下行壓力較大。”東方艾格分析師常桂先表示,“拐點一定會來,但這個點具體在什麼時候,現在還很難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