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利馬氣候大會在即 談判過程預計艱難曲折

  • 發佈時間:2014-12-01 16: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賈安平 張國英  責任編輯:孫業文

  201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會議即將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這次會議是氣候談判多邊進程的重要節點,將對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産生重要影響。

  過去的聯合國氣候談判總被評價為“協議多、落實少”,在實質性問題上始終未能一致。2014年是全球氣候談判更加忙碌的一年。按計劃,各方應在利馬氣候變化大會前確定新協議的要素內容,在2015年5月前形成談判案文,力爭在2015年底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通過,2020年生效。

  為此,聯合國分別於3月、6月和10月在德國波恩舉行了三輪談判。9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又召集了有120多個國家領導人參加的氣候峰會。

  然而,迄今為止,談判成果僅限于“有共識”,在如何細化新協議基本要素等核心問題上沒有實質性進展。從談判中各方發出的聲音來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明顯,利馬大會的前景並不樂觀。

  一些發達國家強調新協議“減排”的一面,意在迫使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承擔更多的減排承諾,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援等方面興趣不大,它們在打算提出的“自主決定貢獻”的內容裏也僅限于談減排。而發展中國家則要求平衡反映減排、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要素,各方貢獻也應包括這些內容。

  在以往的氣候談判中,美國幾乎都是發達國家推卸責任的強硬代表。近年來,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過一系列減排目標、承諾和計劃,但實效並不像其宣傳的那樣顯著。有分析認為,美國在利馬大會上將力壓其他各方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同時則避免自身的承諾。

  歐盟委員會28日發佈公報説,歐盟期待利馬氣候大會能為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通過一項“新的和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鋪平道路。歐盟希望,這次會議能就確保各國在未來幾個月中提出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透明、可量化和有可比性達成一致意見。

  中國的立場十分明確,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近日在介紹中方對氣候大會期待時表示,發達國家要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減排力度,兌現在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援的承諾,同時希望利馬會議能按照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推動明年巴黎氣候大會就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進一步行動達成協定。

  自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以來,拉美及其他地區的中小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氣候談判中嶄露頭角,他們要求國際社會採取更嚴格的減排措施。擔任本屆大會主席的秘魯環境部長普爾加·維達爾日前強調,秘魯希望發達國家在利馬氣候大會上能夠承擔更多的環保責任。

  圍繞氣候變化新協議的談判目前已進入關鍵時刻,談判內容會更加細化,會更多觸及各方核心利益,談判進程也會越來越艱難曲折。2014年三輪氣候談判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給利馬氣候大會帶來不小壓力,而中國和美國11月12日在北京發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則是利好消息,並將對全球氣候談判産生積極影響。人們期待著利馬大會能夠借助這一推動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來年的巴黎大會奠定基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