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奧肯定律"折戟中國:GDP與就業不存絕對線性關係

  • 發佈時間:2014-10-28 08:2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趙淑蘭  責任編輯:姚慧婷

  在我國,GDP增長與就業之間不存在絕對的線性關係。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人民生活水準,而不是為了簡單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數據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3%,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對當前中國經濟而言,增速只要保持在合理區間,低一點並非多麼大不了的事情,比經濟增速更重要的是民生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近日訪問德國期間發表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物價比較穩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生態環保取得積極成果,今年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之所以一直格外受關注,與“高增長才能伴隨高就業”的認知密切相關。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于1962年提出“奧肯定律”,認為失業率上升會伴隨著實際GDP下降;GDP每增加2%,失業率大約下降一個百分點。從中國的實際看,經濟增長固然是就業增長的前提,但高增長與高就業逐漸呈現出一定的背離關係。數據顯示,1985年至199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達7.89%,同期就業人口平均增長率為2.61%;1991年至1995年,平均增長率為11.56%,同期就業人口年增長率為1.23%……1991年以來,中國GDP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與前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降低。而今年前9個月,雖然經濟增長率不足7.5%,但卻提前完成了全年新增就業目標。這些都説明,在我國,GDP增長與就業之間不存在絕對的線性關係。

  對高增速的關注,也與以往政績考核手段有關。對幹部的評價考核,過分倚重經濟增長率單項指標,讓不少人患上了GDP崇拜症。因此,中央提出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

  有人説,我們不能因為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人民生活水準,而不是為了簡單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數據。因此,在分析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時,尤其不應忽視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2%,高於同期GDP增速。這可以看作各級政府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的一個注腳。事實上,就業更充分、居民收入更高、物價更穩定、生態環保更好,都在全面助力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實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