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試點全部出爐 “鯰魚”效應有待檢驗
- 發佈時間:2014-09-29 16:00:2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姚慧婷
中國銀監會29日對外宣佈,批復同意浙江網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兩家民營銀行籌建。加上兩個多月前批復前海微眾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籌建,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已全部獲准籌建。
業內人士認為,網商銀行等民營銀行的籌建,勢必帶來“鯰魚效應”,在推出新産品、引入新模式、加劇市場競爭的同時,會給小微企業融資帶來新的支撐,但成效究竟如何仍有待市場檢驗。
五家試點民營銀行各有專長
“網商銀行”的名稱讓市場充滿期待。網商銀行籌建負責人表示,網商銀行就是網際網路商業銀行,期望能用網際網路的技術、網際網路的理念,尤其是網際網路信用,去提供適合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金融服務,拓寬網路商業的邊界。
這位負責人表示,網商銀行會堅持小存小貸的業務模式,主要滿足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投融資需求,主要提供20萬元以下的存款産品和500萬元以下的貸款産品。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比較看好阿里巴巴牽頭的浙江網商銀行模式。“阿裏過去幾年做小貸積累了很多經驗,龐大的電商活躍用戶意味著有足夠多的客戶來源支撐銀行規模,也有有效的風控手段。發揮好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作用,可以實現批量放貸,把成本降下來。”
均瑤集團和美特斯邦威“民資+實業”背景,使得華瑞銀行具有掌握客戶資源、了解實體經濟運作需求的獨特優勢。華瑞銀行籌建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民營機制的優勢,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特色,形成面向自貿區的,涵蓋“結算、投資、融資、交易”的專屬金融産品和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探索解決模式,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此前獲批的三家民營銀行,除天津金城定位對公業務外,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定位是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溫州民商銀行定位於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區居民、縣域“三農”。
民營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門當戶對”
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以大中型銀行為主,大銀行的特性使其天然地願意服務大客戶,難以滿足小微企業的要求。為此,業界一直對民營銀行寄予厚望,希望借助這一改革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為實體經濟“輸氧供血”。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今年商業銀行新增信貸約有四分之一投放小微企業,資金供給再大幅增長的空間不大。這就需要多一些與小微企業相匹配的銀行,專心致志做小微金融,配置相適應的業務人員和信貸流程。
“民營銀行多是中小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門當戶對’。”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畢竟規模較小,民營銀行一開始可能不會對傳統銀行帶來太大衝擊。它的意義在於,將網際網路金融的理念真正運用到銀行的經營實踐中來。”
雖然民營銀行承載厚望,但短期內民營銀行發揮的作用可能還是有限的。連平認為,民營銀行的出現將使企業融資難的局面略有改觀,未來也不排除將成為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不過,目前民營銀行還要循序漸進的發展,與此同時,其他資金供給渠道也不能停滯不前,集合債、股票等非銀行融資渠道還是不能少的。”
民資實現“銀行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按銀監會要求,民營銀行拿到批文後有6個月籌建期,如果沒有完成可申請一次延期最長3個月。對於開業後的民營銀行如何實現良性發展,業界有不少疑慮。
民營銀行背後的不同民營資本,往往有著不同的經營理念和利益訴求,在籌建期就暴露出一些矛盾。例如,華瑞銀行的籌建就較為坎坷,由於均瑤的原合作方復星退出,使得市場對於雙方分手有著多種猜測。尤其是有消息傳出,雙方的經營理念不同,在股權分配比例上有分歧。今後,民營銀行不同的股東如何有效合作、共謀發展,還有待考驗。
“當前銀行‘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既要有良好的客戶資源,又要控製成本、控制風險。民營資本要實現‘銀行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趙慶明指出。
有專家認為,資本的逐利天性決定了民營銀行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支援民營、服務小微。在試點過程中,既要攔住那些衝著稀缺牌照而來的資本,也要防範一些上市公司借“辦銀行”炒作拉高股價;更要堵住借設立銀行搞關聯交易、向自家企業輸送利益的“套錢”行為。
趙慶明認為,新生事物要積極支援,發揮好民營銀行的鯰魚效應。同時,要加強監管,引導民營銀行履行承諾服務小微企業,並制定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政策;在風險防範方面,除“生前遺囑”這樣的臨時性安排外,應儘快建立存款保險,進行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