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基本面較好 貨幣政策仍會定向降準降息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22: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近日,歐洲央行出乎意料地降息攪動著全球資本市場。中國貨幣政策是否應該隨之全面寬鬆?市場上對此爭論的分貝也隨之加大。專家指出,中國目前尚難以全面降準降息,“穩健”、“定向”的貨幣政策基調仍將是經濟結構轉型時期的恰當選擇。

  尚難全面降準降息

  歐洲央行(EBC)向全世界公佈了最新的降息決定,將所有利率全部降低10個基點,同時出臺了所有資産購買計劃。由於此次降息力度超出此前市場預期,歐元兌美元匯率一路跌至1.29以下。

  在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出口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歐洲央行此次降息又一次引來中國降準降息的呼聲,有觀點認為,當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應使用“降稅、降息、降準”的辦法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有市場人士表示,美日歐三大經濟體接連放鬆貨幣將衝擊中國的金融穩定,宜採取相似手段加以緩衝;也有金融機構預測,隨著穩增長預期的強化,全面降準降息將被提上日程。

  中國是否會全面降準降息?“一方面,貨幣政策的制定要與本國經濟環境相適應;另一方面,我國的産業結構、財稅體制、增長動力、金融市場機制等經濟環境要素與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相比又有很大不同,這就決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的總基調,不會出現全面性、大幅度的降準或降息。”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品安對本報記者表示。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在“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做了較好的權衡,全局性寬鬆不利於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下半年“定向支援”及“結構性放鬆”仍是主旋律。

  貨幣“大開閘”不會出現

  據央行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國內廣義貨幣餘額(M2)達11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852億元。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國內資金存量巨大、增量適中,貨幣政策“大開閘”既無可能,也無必要。

  “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中國不會出現激進的貨幣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西方失業率高企,部分歐洲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而中國經濟增速雖有回落,但基本面仍然較好;其次,我國的貨幣存量、增量、存貸款總額、投融資增長等關鍵指標均處於適中位置,貨幣政策不宜大幅波動;最後,政府總結了過去貨幣政策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通過定向寬鬆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意圖十分明顯。”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彭興韻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

  專家普遍認為,調整經濟結構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全面深化改革遠比全面“放水”貨幣來得有效。貨幣政策的選擇應該服從於這樣的形勢。

  “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定向發力,最終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才是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應有的表現。”彭興韻説。

  貨幣政策仍將定向發力

  央行日前發佈公告稱,將對部分分支行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200億元,引導農村金融機構擴大涉農信貸投放,促進降低“三農”融資成本。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一決定不僅是定向降準降息政策的最新體現,更是對貨幣政策依然“穩健”的一種預示。

  “應該看到,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漸恢復,貿易順差強勁增長,企業經營利潤有所修復,這些都表明我國整體經濟依然處於良性增長狀態,不存在明顯的經濟下滑和通縮預期。因此,歐美那種強烈的積極貨幣政策在我國實施的基礎並不存在。”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係副教授劉程對本報記者説。

  劉程認為,中國當前的任務是調整經濟結構,既要淘汰落後産能,又要扶持新興産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它們代表著經濟未來的發展潛力,同時還是創造就業機會的主力軍,所以適度、定向的貨幣投放是十分恰當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全面寬鬆帶來的資本過度集中,才能將資源導向新興部門和中小微企業。

  貨幣政策定向發力將把錢用在刀刃上。專家指出,定向降準降息的實踐證明,資金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流向了真正需要的地方,在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