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一副鎮長自砸鐵飯碗 做律師月入兩萬買房買車

  • 發佈時間:2014-08-27 08:2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張聞  責任編輯:姚慧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3年7月,四川瀘州 古藺縣 石寶鎮 副鎮長趙光華辭職了,而且是“高調”辭職。網際網路上他的一封題為《我為什麼要辭去副鎮長職務和公務員身份》的感言信,被瘋狂轉載,並引起了社會熱議。

  趙鎮長為什麼辭職呢?我給大家節選著讀一段他感言信的原文。“在我的價值觀裏,工作無非是謀生手段,要麼改善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水準,要麼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或者更好的是二者皆有。而我,兩者都沒有實現!”

  接著他還吐槽了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勞動所得,每年4個月在維穩,只有4個月在幹“正事”,工作壓力大、收入低,工資僅夠給孩子買奶粉和尿布,工作6年了還靠父母接濟養家糊口。一年過去了,體制外的生活是否給予了他想要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呢?昨天,我們的記者就此電話採訪了趙光華。

  通過微網志找到的趙光華聯繫方式時,我發現他的微網志名除了自己的實名外,前面還加了個“title”,那就是律師。可見他對自己現在的職業還是非常認同的,收入嘛也頗為滿意。此前有媒體報道,趙律師現在月入將近2萬,是原來的5-6倍。對此他表示基本屬實,同時也承認“高調辭職”前,自己心裏也打鼓啊:

  趙光華:他説的那個數字也差不多,大概5、6倍吧,之前因為公務員大家很嚮往,它很穩定的。如果要是走出來的時候,把一個鐵飯碗打碎了,自己去下海。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就是有一種迷茫的感覺,甚至説有一種恐懼。

  轉行後的趙光華,按揭買了房子、車子,之前對他辭職有些異議的家人也全部轉為了“點讚、支援”。作為一個有點“折騰”的人,其實趙光華這一年還換過一次工作。

  趙光華:開始的時候我沒有做律師是在一家企業,做了半年,打電話諮詢的人挺多的,從企業回來創業,搞律師這一塊,開始接活,陸陸續續會有的。

  通常來講啊,律師單幹的第一年活兒不好接。趙光華也準備好了“苦熬”一年,但頗為意外的是,來找他的人還挺多,過渡期很快就過去了。對此,也有網友質疑,要不是趙律師您此前做公務員的資歷,人脈,再加上媒體的報道,轉型絕不可能如此輕鬆順利,對此趙光華的回倒也很是坦蕩:

  趙光華:我就結合網上的評論來説,大部分評論對我還是表示支援的,有一些人他表示不理解,就説“自己出去還不是靠以前的經驗”,我就覺得這種評價很奇怪,至於説經驗它是我工作學習得到的,它根植于我的大腦的。你還能把我的經驗拿走了不成,人脈資源這種東西在法律上也沒有説禁止啊。

  與體制説“分手”,趙光華應該算得上一個“分手快樂”的案例。儘管,這份快樂必須接受眾人的評價,對於那些“捧”或者“踩”的觀點,他表示,其實“公務員”既非神也非妖,辭或考都是正常的人生選擇:

  趙光華:當時辭職更多的是個人原因吧,工資啊、壓力啊。這一年我也有新的思考。接受採訪,其實我想對社會傳達這樣一個觀點,我們不要把公務員這個職業神化,進去了就不能出來。也不要把公務員職業妖魔化,還有説什麼“這個人一定是在位置上的時候撈了很多錢,不敢花,他就辭職了出來”。我説我這個人是最經得起查的,不要被這種社會的觀念所攜裹,把你推著往前走。

  一年前,趙光華寫到,“今天,我終於正式不上班了”。從文字裏我們多少能夠體察出那種長舒一口氣的解脫。這種解脫是關於個人命運的。一年過去了,如今他更希望大家以平常心看待 “公務員辭職”的現象,我想這種“關心”更多的是出於對社會現象的思索。

  趙光華:這個現象説明一個問題,就是在我們國家,現在公務員辭職還能成為一個新聞,説明還是不太正常化,沒有把它看成一個能進能出的職業,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一個過程。

  在趙光華之後,似乎每幾個月我們都能聽到公務員辭職的新聞。上個月剛剛離職的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副縣長周慧的辭職感言挺長但最“亮”的一句,恰恰很簡單。他説自己不過是換了個工作。

  一年前,趙鎮長的辭職喚起了人們對基層公務員生存狀態的關注。原來他們也不是像大家假想的那樣的“多吃多佔”,相反眾多基層公務員承擔著巨大壓力,同時卻收入微薄。

  一年之後,趙律師讓我們看到一種新的互動,從單位到市場,都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更不會成為致富的捷徑。是廟堂還是江湖,選擇的依據還是在於對自己能力和性格的把握。有一點可以確定,適合自己的路,總要自己走出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