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網際網路金融 > 正文

字號:  

眾信金融孟立新:p2p仍然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産業

  • 發佈時間:2014-08-04 11:32:0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安國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網財經8月4日訊(記者 安國) 經歷了去年的野蠻生長,2014年以來,p2p行業依舊火爆。新華社中經社控股所屬《金融世界》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報告(2014)》報告稱,截至6月底,P2P網貸平臺達1263家,上半年成交金額接近1000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成交金額。預計到今年底,月成交額將超過300億元,全年累計成交額將超過3000億元。

  與此同時,具有上市公司和國資背景的網貸平臺也愈來愈多,並探索P2P融資投放的新模式。比如由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眾信金融,開創了p2p産業垂直模式的嘗試,即公司融資資金均用於投資實業,所有債權項目均屬於國家重點發展的環保與新能源實業。另外,眾信金融還組織投資者對發佈的清潔能源鶴壁系列理財項目進行考察,以保證資訊披露的真實性。為此,眾信金融總經理孟立新和作為融資方的鶴壁寶馬集團副董事長于海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發現眾信金融APP平臺上共發佈了清潔能源衛輝與清潔能源鶴壁兩個系列理財項目,其中鶴壁項目則對口河南鶴壁寶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産高清潔燃氣,可作為生活燃氣及替代車用柴油,那麼為什麼會選擇寶發能源科技集團?

  孟立新:主要是因為寶馬科技集團是做新能源的企業,實力比較雄厚,和我們集團內部的一家上市公司三聚環保也有這種業務合作,合作已經有幾年的歷史,雙方信任維持的非常好。從三聚環保推薦來看,寶馬集團將來盈利空間和技術領先等方面符合融資的需要,通過內部評估等綜合考慮,所以選擇了寶馬企業作為第一批優質企業項目。

  記者:作為融資方,寶馬集團目前在銀行和p2p融資比例大概是怎樣的?為什麼選擇p2p平臺?

  于海軍:融資主要還以銀行為主,p2p這方面融資才剛開始,目前融資金額為3000萬,隨著項目的發展,下一步應該還會在p2p方面有進一步的融資計劃。相比而言,銀行融資利息低,成本低,但貸款門檻高, 尤其是審批流程太長,一般沒有半年的時間是審批不下來的,條件比較多。隨著整個金融形勢不太好,銀行自身在資金方面也比較緊張。再加上銀行存款利率低,很多存款人都把錢從銀行撤出來,到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去投資,這樣投資人的利益有了更大的保障。網際網路金融這方面就是週期短,效率高,非常快,短期的投資上網際網路金融有著自身的優勢,因為公司項目上要求是速度,時間很關鍵,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則非常快,完成一定的審核手續之後,當天就有可能融到資,與銀行對比這是很大的優勢。

  記者:據介紹眾信金融採取産業垂直搜索模式的嘗試?風控又是如何做的?

  孟立新:傳統的p2p就是個人對個人,眾信金融的模式可能是一個個人對中型企業,具體而言是p2b,目前已經有很多平臺在做這樣的模式。但我們是在p2b的基礎之上再延伸一步,不做社會上沒有選擇的一個行業,而是把投資集中到新能源環保這樣的一個行業裏來,因為如果全行業做的話,對行業的判斷,企業的走勢和風控的把握,乃至風控體系的建設,短期內任何p2p公司都不可能做的那麼完善,而選擇相對了解的行業,能夠深耕細作,選擇這個行業裏比較優秀的企業。目前主要項目以清潔能源,燃氣等新能源為主,下一步圍繞環保行業會做一些其他的,比如水污染的處理等。

  此外,眾信金融主要有三道風控措施:除了實地考察之外,第一道是通過平颱風控團隊對借款方進行資質審核,除了風控審核外,第三方國有融資性擔保公司(北京中技智慧財産權融資擔保公司)對資金進行擔保,而第三道措施則通過海淀科技所所屬産業基金對項目進行兜底賠償。

  記者:目前去擔保化的呼聲漸起,您是怎麼看待去擔保化?

  孟立新:下一步按監管的走向可能會逐漸去擔保化,但個人覺得還是要根據整個市場的情況決定,完全去擔保化目前也只能有一兩家。實際上p2p行業目前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産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之後,逐漸實現去擔保化才可能有助於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

  至於跑路肯定不會,本身是國企背景的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加上國企的公司來共同投資這個p2p平臺,具備準金融資質和多資産信譽的保證,從眾信金融的角度來講是不會出現跑路的情況。當然,這一兩年跑路的企業比較多,整個系統的建立實際上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甚至當天跑路,跑路這樣敏感的事發生,恰恰使得這個行業的名聲不好,給大有希望的一個行業起了抹黑的影響,存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這個的確是需要監管的,盼望監管細則能夠很快出來,這樣才更加有助於實實在在想在網際網路金融上做事的企業的發展。對於P2p行業,目前監管層還在觀望期,總體來説監管還比較寬容,因為p2p的確是傳統金融的補充,國家是需要這麼一個創新性的行業,不想一下管死,還處於摸索的階段,個人預計監管的一些措施最晚應該不會超過年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