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黃金儲備力挺人民幣成為硬通貨

  • 發佈時間:2015-07-22 07:11:0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新近公佈的國際儲備數據,讓人民幣顯得更加底氣十足。

  央行和外匯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3.69萬億美元,我國黃金儲備規模為5332萬盎司,折合1658噸,相較上次於2009年4月底公佈該數據以來增加604噸。

  正如央行所言,黃金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産,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屬性,與其他資産一起,有助於調節和優化國際儲備組合的整體風險收益特性。我們從長期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根據需要,動態調整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保障國際儲備資産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專家認為,增持黃金不僅有利於儲備多元化,有利於分散化解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也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雖然全球貨幣體系早已擺脫了金本位時代和布林頓森林體系,但黃金儲備依然是各國國際儲備多元化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國家的央行依然偏好黃金。此次黃金儲備數據更新後,中國1658噸的儲備量超越了俄羅斯,躋身全球第五大黃金持有國,僅次於美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其中美國以8133.5噸黃金儲備繼續位居全球首位。而且,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産國,也是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黃金消費國,“藏金於民”、“藏富於民”一直是我們的傳統。

  主流機構的觀點認為,充裕多元化的國際儲備、可持續的外債水準、均衡的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金融體系和積極向上的經濟發展是人民幣穩步國際化的基礎。人民大學日前發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指出,人民幣已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預計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有望在兩年內趕超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該報告判斷,今年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是大概率事件。

  其實,人民幣在官方層面已經得到許多認可。目前,中國央行已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定,總額達到3.1萬億元,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持有人民幣資産餘額6667億元。而且,由於中國經濟的向好預期,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美元、日元等主要貨幣均呈現穩步升值的走勢。截至6月底,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對美元、歐元、日元分別較年初升值0.2%、6.9%和2.2%。

  專家認為,支援人民幣成為硬通貨的理由還有,中國穩定可控的外債水準。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發展融資2012》和《外債數據小手冊2012》,2010年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債務率、負債率、償債率、外匯儲備與短期外債的比例分別為69%、21%、10%和137%,而我國2014年的數據分別為35%、8.6%、1.9%和562%,説明用上述指標衡量的我國外債可持續水準較高,總體風險不大。

  而且,按照債務期限劃分,2015年3月末我國短期外債佔比超過70%,但由於我國一直以來是對外貿易大國,這部分1年期以下的債務中,一半以上是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償付風險有限。另外,我國短期外債與對外貿易和外匯儲備相比規模不大,短期外債風險可控。

  不久前,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倫敦金融城、渣打銀行及湯森路透四大機構在聯合發佈的人民幣全球影響力新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經濟格局會産生深遠影響。這些機構認為,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能促使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和更具可持續性,同時,這一過程也有利於建立更具競爭性、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經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