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中國黃金儲備較6年前增604噸

  • 發佈時間:2015-07-21 11:18:26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原標題: 人民幣國際化到關鍵節點 中國黃金儲備較6年前增604噸

  央行17日晚間公佈的數據,引發了多方關注: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黃金儲備規模為1658噸,較2009年4月底增加604噸。

  時隔6年之後,中國緣何再度公佈黃金儲備數據?這很可能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到了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人民幣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和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在未來多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中,人民幣應該也可以成為主要貨幣之一。而黃金,其為人民幣的信用背書,支撐其走向世界的戰略使命更加凸顯。今年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對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的構成進行每5年一次的復核,會議將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成為IMF認可的全球儲備貨幣。而按照IMF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包括黃金儲備在內的5個數據項目是必須披露的。

  較之公佈的時間節點,引發更多關注的,是中國黃金儲備6年604噸的增量。對此,央行相關負責人的回答是:“從長期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根據需要,動態調整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保障國際儲備資産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根據IMF總裁拉加德的判斷,黃金在一國外匯儲備中的理想比例至少應該是5%。中國6月末外匯儲備為3.69萬億美元,以市價計算,黃金儲備應在5000噸左右。即使以1658噸的數據計算,黃金儲備只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的1.6%,而美國的這一數據是71.7%,歐洲主要國家為40%—70%,世界的平均水準則是10%左右。顯然,中國央行這幾年的增持,用“補短板”形容頗為恰當。

  安全,是黃金最大的意義。自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黃金已與貨幣脫鉤,但作為一種特殊的貨幣,黃金是抵抗經濟風險與金融風險的最堅實屏障。1999年,歐元誕生時,歐洲央行要求成員國央行首次上繳的國際儲備(佔比15%)必須是黃金。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率先“開閘放水”,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之後歐元區、日本包括中國等各大經濟體跟進。不斷“注水”的紙幣更凸顯了黃金的價值。

  中國如何增持黃金儲備?在大宗商品國際市場,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漲,以至於中國的購買成本越來越高,遑論資源稀缺的黃金市場。央行對增持黃金一向謹慎。央行行長周小川多次表示,黃金市場的容量與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相比較小,如果外匯儲備短時間大量購金,易對市場造成影響。對有“藏金於民”傳統的中國而言,統籌考慮民間投資需求與國際儲備資産配置需要,進而“靈活操作”,是很好的策略選擇。

  “定價在西邊、消費在東邊”是黃金市場的寫照,作為黃金消費大國,中國並沒有相應的定價話語權。中國積累這部分黃金儲備的幾年,正是黃金價格攀升到歷史高點後逐步回落的時間段。 近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眾議院聽證會上罕有地強硬表達今年某個時間將會進行加息,這對黃金價格構成極大威脅,就在央行公佈消息的週五晚間,黃金價格已經下探到每盎司1130美元附近,突破了2014年11月低點。在市場一致看空金價的情況下,央行公佈這個消息是否有提振黃金價格的意味,值得深思。

  從2014年9月啟動黃金國際板,到央行和海關總署發佈《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再到中國銀行6月16日成為亞洲首家直接參與洲際交易所倫敦黃金定價的銀行,以及“黃金滬港通”7月10日啟動——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中國正在一步步影響國際黃金的定價權。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增持黃金儲備,可謂中國參與構建新的國際金融秩序的兩翼。如何飛得高、飛得穩,考驗著中國對於“道”的厘清和“術”的把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