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貴金屬 > 黃金資訊 > 正文

字號:  

泛亞所風控不足陷兌付危機 轉移平臺迎關門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7-20 06: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圖片來源:資料圖)

  近日,多家媒體對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簡稱泛亞所)陷入兌付危機,牽涉全國20個省份、22萬名投資者,總金額達400億元一事進行了曝光。泛亞所聲明稱,“一些外國勢力糾結國內一些機構惡意做空中國稀有金屬市場,導致其‘日金寶’産品資金贖回困難。”

  分析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由於我國沒有稀有金屬定價權,日金寶産品風險控制存在潛在風險,導致出現兌付危機,不能簡單解釋為惡意做空。另外,泛亞所沒有發行理財産品的資格,涉非法集資。”

  一位接近泛亞所代理商的知情人士透露,“泛亞所實標控制人善某已經收購江西省煤炭交易中心51%的股份,未來或主營新平臺,泛亞所下級代理商也從3月份開始逐漸將資源轉向江西省煤炭交易中心,未來泛亞所後續資金很難跟上,有關門風險。”

  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泛亞所,電話始終忙線中。

  泛亞所跨界玩P2P 日金寶風控不足

  近日,號稱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也是中國客戶資産管理規模最大的現貨交易所的泛亞所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據投資者表示,“在此前用作客戶資金抵押品的稀土金屬價格暴跌之後,泛亞所逐漸拒絕兌付曾許諾12%至14的回報率的日金寶産品。”

  目前,來自投資者的反饋是,泛亞對外並未提及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只是通知投資者們“可以將資金轉入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泛融網,通過100%貨物資産質押,在供應鏈直接融資市場實現結構化”。目前,有超過50%的客戶已平穩的轉移到泛融業務平臺。此外,生産企業與投資者簽署50億元的回購協議,定期回購客戶部分貨物資産。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日金寶宣傳廣告中看到,“這款産品購買門檻僅千元,年化收益率高達12%-14%,而且沒有封閉期和手續費,收益每日到賬。這款産品實質是有色金屬貨物的購買者(委託方)讓資金受託方墊付貨款,委託方按日給資金受託方(投資者)支付一定的利息。”

  對於日金寶出現無法贖回的原因,泛亞所表示,“受宏觀經濟因素和政策層面的多重影響,泛亞所委託受託交易商近日出現了資金贖回困難。”

  另外,該所強調,“今年以來,一些外國勢力糾結國內一些機構惡意做空中國稀有金屬市場,甚至在一些貼吧,微網志惡意中傷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非法集資、龐氏騙局、資金鏈斷裂的行為,企圖在投資者中造成恐慌從而打倒泛亞,讓泛亞四年來替國家收儲的稀有金屬低價流向市場,以白菜價收購中國稀有金屬,低價洗劫中國稀有金屬。”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來,整個稀有金屬景氣度不斷下降,其中銦品種價格持續暴跌,今年以來跌幅近50%,而本身中國並沒有稀有金屬定價權,應對極端的單邊行情的手段匱乏,日金寶出現兌付危機並不偶然。”

  “日金寶其實算得上一款帶有網際網路金融屬性的‘寶寶’産品。”該人士説。

  “泛亞所其實並沒有發行理財産品的資質,日金寶業務可以説涉嫌非法集資,主營電子盤業務的泛亞所跨界玩起P2P,可以説是摸著石頭過河,風險把控是一大難關,也是造成這次兌付危機的主要導火索,不能簡單歸結于境外勢力做空。”業內人士説。

  “泛亞所以高收益率能夠吸引客戶,對稀有金屬下游企業生存壓力評估不足,導致産品風險控制方面存巨大漏洞,而出現問題後把責任推給境外機構,有轉移視線,推卸責任的嫌疑,畢竟發行理財産品不是泛亞所的本行,也缺少相關的人才。”該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T+5致交易量大縮水 證監局:泛亞所風險巨大

  在此次兌付危機爆發之前已有苗頭。早在2014年11月,昆明泛亞就曾因存違規行為遭到雲南證監局的點名批評,稱“泛亞所風險巨大”。

  2014年11月24日,泛亞再所發佈公告稱,接雲南省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函,函件要求:“目前,我省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進入收尾階段,為加快推進整頓驗收,經省清整辦和昆明市清整辦、雲南證監局共同研究,請你公司按照T+5和實名制的要求進行整改。”

  當年12月8日,泛亞所通過系統升級,將T+1整改為T+5,成為全國第一一個採用T+5模式的現貨交易所,但這卻直接影響了市場交易。據泛亞所透露,T+5之後,交易額大幅下降,有的品種交易量不及原來的1/10。

  此外,按照整改要求,泛亞所于2015年1月正式取消了賣出申報的交易模式。原本400多億元客戶資産中,50%是具有180天封閉期的結構化資産,另外50%為流動資産,其中還有20%以上的風險處置金,風險體系比較完備。泛亞所認為,“賣出申報取消後,400多億元客戶資産變為100%可流動資産,流動性風險難以管理。”

  在2014年底改變交易模式後,同期的A股市場開啟了“瘋牛”之路,一時間大量資金涌入股市,這輪吸金潮對泛亞所可謂雪上加霜。泛亞所公開發聲稱,“今年4月以後,股市火爆,投資者跑步進入股市,觸發了踩踏。”

  機構紛紛撤離 實際控制人已轉移平臺?

  未來經營的不確定性,讓多家機構投資者對泛亞所失去了信心。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2014年11月28日金葉珠寶發佈公告稱,經全面風險評估後,公司認為目前繼續推進投資設立“雲南泛亞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決定終止對雲南泛亞公司的投資。

  2015年1月4日,矽谷天堂發佈聲明,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由於昆明泛亞一直未通過相關政府機構的驗收事項,決定不再參與昆明泛亞的股權投資。

  一位接近泛亞所代理商的知情人士透露,“泛亞所實標控制人善某已經收購江西省煤炭交易中心51%的股份,日金寶兌付危機爆發以來泛亞所下級代理商也從3月份開始逐漸將資源轉向江西省煤炭交易中心,由於經營重心轉移,未來泛亞所後續資金很難跟上,有關門風險。”

  此外,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可見,昆明泛亞在今年7月1日已被昆明是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泛亞所資金鏈斷裂恐難修復,投資者兌付請求可能會被一直拖延下去,除非有更大的平臺對泛亞所進行收購,並吸納鉅額負債,但其體量過大,很難找到願意接盤的平臺,未來或面臨關門的風險。”知情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