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資劃轉社保量大時間緊 劃轉比例等技術難題待解

  • 發佈時間:2015-11-27 07:31:5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曾福斌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國資劃轉社保的技術難題

  面對越來越緊迫的老齡化問題,中央及國家有關部委正在加緊制定解決方案,國資劃轉社保基金即是重要方式之一。

  對於國資劃轉社保,財政部、人社部已有眾多表態,正在制定方案,同時涉及到存量劃撥。但對於國資劃轉社保的細則,目前並無公開資訊。不過,其中卻有不少技術難題待解,這也正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如劃轉比例如何確定?存量與增量劃轉銜接問題?央企與地方國企劃到同一社保基金管理機構?劃轉後社保基金是否參與到國企治理?當養老金支付出現壓力時如何變現等等。

  按照目前規定,國企IPO時需按發行股份數量的10%一次性劃轉到社會保障基金。增量的10%其實就佔上市後總股本的1%~2%。而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國有股份累計劃撥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資金僅2119億元,佔中央和地方持有的全部國企股份凈資産的1%,佔國有上市股份的1.5%。

  這一劃轉的比例實在太低,對於解決老齡化下的養老壓力作用微乎其微。

  根據2014年養老金決算數據,去年財政對養老金的補貼就達4547億元。目前全國基本養老金滾存結余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産規模,總計約5萬億元,隨著老齡化的真正到來,養老金的年收支差肯定還將大幅增加,存量養老資金的支撐能力可能並不樂觀。

  國資劃轉社保的比例究竟應該是多少,目前官方尚無明確定論。不過,記者認為,國資劃轉社保的比例並不是根據感覺簡單地確定個數字,而是需要準確測算,主要需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根據目前人口結構及養老待遇判斷未來一段時間養老金每年的支付金額,二是判斷未來一段時間養老金徵繳收入的變化趨勢、財政補貼的承受力、其他充實養老金收入來源,以及為緩解人口老齡化推出的措施如延遲退休、投資運營等對未來一段時間養老金收入的具體影響。

  其次是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劃撥問題,目前山東是直接將部分地方國企劃按照30%的比例撥到了山東省新成立的社保基金理事會(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無關係)。那麼問題來了,是將央地國企統一劃撥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還是央企劃撥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各地國企劃撥到各省市自己成立的養老金資管機構?或者是交叉劃撥,如央企按規定比例劃撥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地方國企在規定比例下一部分劃撥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一部分劃撥到本地養老金管理機構?

  需要指出的是,劃撥到國家或者地方養老金管理機構的比例,涉及到未來各地養老責任的劃分,也涉及到未來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目標實現。目前各省養老壓力不一,至於具體如何劃轉,就看頂層設計者在個中的取捨。

  此外,劃轉後,社保基金管理機構作為股東在國企裏面究竟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是需要參與公司治理?還是將一些股東權利委託給原來的國資委,讓國企按照原計劃改革、根據自身模式運作,社保基金管理機構只是參與國企分紅和對所持股份的處置權,偏資本管理或者類似財務投資。那麼同樣的,當競爭性國企出現虧損甚至破産時,社保基金的責任又將怎麼界定,需要承擔相應比例的債務責任嗎?

  最後,當人口老齡化洪峰到來,養老金支付巨壓來臨時,社保基金管理機構不得不處置部分國有資産或者是出售部分股份,特別是對於二級市場股份,是否需要提前預告,也應該有相應的配套細則。

  目前來看,國資劃轉社保的時間緊迫,工作量卻不小,如何處理好眾多的技術難題,不僅事關改革的成效,甚至影響到中國養老金體系的可持續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