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公積金家底6年來首曝光:3萬億未沉睡 收益偏低

  • 發佈時間:2015-06-15 08:48:22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住房公積金成為上週末熱詞。

  6月12日,住建部聯合財政部、央行披露了2014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2014年全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2956.8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1%。截至年末繳存總額74852.68億元,扣除提取後的繳存餘額37046.83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0.88%和16.97%。

  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增值收益677.02億元,比上年大幅增長26.09%,但仍顯偏低。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表示,沉澱公積金增值空間還有待擴展,目前存在困境主要與統籌層次低,可運用領域較為狹窄相關。

  公積金沒有“沉睡”?

  報告顯示,超過3.5萬億元的公積金餘額中,有68.89%用於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另有775.80億元保障房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餘額、48.86億元購買國債餘額。

  這意味著,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餘額資金運用率超過70%,已基本逼近商業銀行水準。

  報告顯示,超過3萬億的住房公積金沉澱去年只錄得677.02億元的收益,顯得偏低。

  國家監管部門要求公積金存貸比控制不超過85%的風險警戒線,貸款餘額是指發放貸款額扣除還貸額後的金額;而累計繳存額扣除累計提取額後,剩下的就是繳存餘額。這兩者的比例就是公積金存貸比。

  由此看來,我國住房公積金存貸比並不算高。嚴躍進説,存貸比過高有可能會為公積金資金帶來不安全的隱憂。但在確保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存貸比越高,可以反映出公積金的使用率越高。

  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鄭春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積金餘額的投資渠道比較少,比如只有用於保障類住房建設貸款以及買國債等。

  他認為,如果探索讓更多公積金在保障資金安全的情況下適當投資,這應該是可行的。公積金存貸比要高於商業銀行,運作風險也小,如何更大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還有待探索。

  擴大公積金使用範圍

  雖然社保與公積金有一定相似之處,但二者的運營模式卻有本質的區別。

  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相比社保基金理事會,公積金運營機構的現代公司法人結構不夠健全,它理論上是廣大參加人的資金蓄水池,但沒有太多去追求高收益的機制。

  另外,屬地化運作使得全國公積金統籌層級低。鄭春榮説,有的地方運用率高,有的地方運用率比較低,呈現很大的局部性特徵,也使得全國公積金很難發揮出合力效應。

  報告顯示,東部發達省份公積金資金運用率普遍高於平均水準,中西部地區則普遍較低。山西省運用率僅為25%,為全國最低。

  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司長張其光介紹,山西公積金資金運用率低與山西房地産市場低迷,一部分單位搞集資建房、合作建房,導致商品房需求不足有關;另外,也存在公積金使用門檻過高、前置條件過多等因素。他還透露,實現各省省內資金融通,是下一步的重要改革方向。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公積金收益使用和餘額投資渠道等目前還處於多方探索的階段。但總的來看,以公積金政策來解決中國的住房問題,是目前的主流方向,並且有很大提升空間。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100個城市發佈了不同力度的住房公積金鬆綁政策,包括北京、上海等超過30個城市還提及了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

  根據中原地産研究總監張大偉的計算,按照目前的基準利率,商業貸款購房利率為5.65%,住房公積金利率貸款利率為3.75%,從最近的20次房貸利率變化看,已經雙雙跌破2009年曆史最寬鬆時期執行的5.94%與3.87%的最低歷史記錄。

  嚴躍進説,未來解決居住問題不只局限于必須人人有房,租房提取會更加便利和高效,相關稅費上也可以考慮作一些調減。

  鄭春榮則認為,公積金提取應該快速,可提取範圍也可以擴大一些,因為部分高房價城市,住房公積金的使用容易産生馬太效應,越有錢的人可能越能充分利用這種手段,越沒錢的人越是用不上這個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