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大舉措打通資産證券化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5-04-07 07:00: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閻岳  責任編輯:孫毅

  註冊制改革以一種不可遏制的勢頭陸續出現在我們面前。

  註冊制改革來了。這裡首先要説的是資産證券化,包括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

  4月3日,央行發佈公告稱,已經取得監管部門相關業務資格、發行過信貸資産支援證券且能夠按規定披露資訊的受託機構和發起機構可以向央行申請註冊,並在註冊有效期內自主分期發行信貸資産支援證券。央行的這一舉措打通了資産證券化的最後一公里。

  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在央行發佈這個公告之前,銀監會和證監會已經為資産證券化做出了努力。

  2014年11月20日,距離徵求意見稿4個多月之後,銀監會終於下發了《關於信貸資産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銀監辦便函1092號文)。通知稱,“根據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第四次會議和我會2014年第8次主席會議的決定,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將由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

  這標誌著中國資産證券化正式開啟備案制時代,加上原本就執行註冊發行的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的資産支援票據,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市場迅速擴容時代將至。

  銀監會1092號文發佈之後的第二天,證監會正式發佈《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及配套的《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資訊披露指引》、《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盡職調查工作指引》。

  證監會這些政策取消事前行政審批,實行基金業協會事後備案和基礎資産負面清單管理。此舉是為進一步推進資産證券化發展,盤活存量資産,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之前,證監會于去年2月份取消了資産證券化業務行政許可。

  中國的資産證券化進程歷經坎坷。2005年起,資産證券化業務開始試點,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業務停擺,2013年銀監會主管資産證券化發行額度僅158億元,進展緩慢。2014年信貸資産證券化發行額度達到2825億元,獲得突破進展,不過與信貸資産規模相比,業務開展還在起跑線上,未來空間廣闊。

  華泰證券認為,資産證券化註冊制落地,可以騰挪銀行信貸空間,減緩資産品質壓力,利好銀行業。通過信貸資産的“真實出售”,信貸資産和風險出表,銀行獲得信貸額度,同時在全社會範圍內分散資産風險。

  招商證券預測,2015年信貸資産證券化規模可達8000億元,接近全年新增信貸額度的8%。

  註冊制改革來了。這裡説的是保險資金的投資運用。

  4月1日至2日,保監會召開第三屆保險資金運用風險責任人培訓會議。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領域重大改革取得突破,在推進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保險資産管理産品發行註冊制改革後,大幅度提升了發行效率。實行以大類資産分類為基礎的多層次比例監管新模式。

  2013年年初,保監會改革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將其發行方式由備案制改為註冊制。從運作情況看,目前進展順利,2013年運作一年來註冊發行的規模相當於過去7年的總和。保監會發佈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年底,保險資金髮起基礎設施投資計劃達到1.1萬億元,比年初增長56.8%,其中投資1072.5億元參與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

  陳文輝強調,今年及今後一段時間,將堅定不移地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

  註冊制改革要實施了。這裡説的是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證監會已經完成註冊制改革方案的初稿,徵求各方意見後於2014年11月底上報至國務院。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之後,證監會官方也對註冊制改革做出回應。

  但因為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影響甚大,所以相關各方一定會慎重對待,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因此,今年“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提法是比較中肯和切合實際的。

  從以上實行註冊制或實施註冊制改革的領域看,其目的都是為了貫徹簡政放權的要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精神得到貫徹。

  總之,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註冊制改革已經來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迎接註冊制時代的到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