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將與中央商討收緊自由行 你還會去香港購物嗎

  • 發佈時間:2015-02-25 08:21:0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方網站剛剛發佈消息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天在行政會議前向媒體表示,由於香港的接待能力有限,將與內地部門商討能否收緊“自由行”政策,以控制遊客的自然增長。

  梁振英錶示,不贊同增加“自由行”的城市數量。針對此前“下放出境審批權”的報道,他指出,這只是意味著內地居民可以線上辦理申請手續,而非增加自由行城市數目。

  梁振英錶示,內地遊客的不斷增加已給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壓力。他表示,將在全國兩會期間,與中央有關部門跟進事件以及商討有否收緊相關政策的空間,同時也會繼續與中央商討有關一簽多行的政策。

  梁振英錶示,農曆新年訪港內地旅客與去年同期相比有 0.26% 增長,但“一簽多行”及“自由行”都輕微下跌,而同一期間內地往澳門的“自由行”旅客增長6.7%,具體原因有待分析。他強調,有人對“一簽多行”懷有政治用心,利用本地居民的困擾和不滿,違法衝擊商店和商場,對此,應從政策層面解決。

  推薦閱讀:

  港島觀察:三年之後,你還會來香港購物嗎?

  “多年以後,當我帶著孩子重遊香港時,説不定時代廣場已經變得像內地那些灰頭土臉、瀕臨倒閉的商場那樣,銅鑼灣街邊租金貴得離譜的店舖也人去樓空。”我跟身旁的好友説笑。

  之所以會有以上的想像,是因為近來在銅鑼灣閒逛時,猛然發現原來馬路上人擠人的壯觀場面已不再,人群較之前稀疏,商場也變得“寬敞”。特別是2014年9月底“佔領中環”活動開始之後,銅鑼灣街道上的人更少了,就連誠品書店也比以前冷清。

  “人少了很多,內地客人買的少了,買的表也平(便宜)了。”九龍倉副主席吳天海兩個月前在這家公司的中期業績會上感慨。

  九龍倉由香港已故船王包玉剛上世紀80年代從老牌英子洋行怡和洋行手中奪得,現在由其二女婿吳光正掌管。九龍倉旗下的海港城和時代廣場是內地遊客赴港購物的必去之地,兩個商場的銷售額佔全香港零售總額的9%,佔香港GDP的2.3%。

  香港繁華商業區人群減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地遊客少了,在過去的10多年,赴港購物的遊客為香港零售業帶來不小貢獻。經歷多年高速增長之後,香港零售業出現放緩,今年首次出現連續多個月下降。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數據,2014年香港的零售額,除1月同比增加14.4%之外,2月至7月均現下跌,跌幅介於1.5%至9.9%,8月略有好轉,但僅微增3.4%。或許由於中國大媽已不再鍾情于赴港“搶金”,今年來珠寶鐘錶品類的銷量跌幅最大。

  經歷了難熬的上半年,很多香港零售商都寄希望,國慶黃金周涌入香港的內地客人可以提振銷售。但9月底突發的“佔領中環”活動令這一願望落空,甚至雪上加霜。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此前表示,今年國慶黃金周的零售情況令人失望,零售商的銷售同比下跌15%至50%,特別是位於旺角、銅鑼灣及尖沙咀區域的中小零售商損失更為慘重,銷售額跌幅最大可達80%。

  其實,如果剔除當下的突發活動,客觀環境也已無法支撐香港的零售業繼續昔日動輒10%、甚至是20%的高速增長。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內地遊客,與早年來港大手筆掃貨的富豪不同,內地中小城市的居民成了這兩年赴港旅遊的主體,前者的目標是高端奢侈品,後者則更多是平價日用品,消費的金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香港也不再是富豪們掃貨的唯一去處,歐美提供的更低價格、更多款式的商場時刻與香港競爭。內地打擊貪腐的一系列行動,也造成了“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的效果,間接令香港奢侈品銷售縮水。

  除了市場因素,香港零售業一直受到內地政策的左右。非典之後,中央放開個人赴港自由行,短時間內地令跌倒谷底的香港經濟重入升軌。而近日有消息稱,鋻於香港發生“佔領中環”活動,為保證內地遊客安全,內地監管機構開始限制赴港簽證數量發放,如果消息屬實,這足以令香港的生意人憂傷。

  而內地正在醞釀的消費稅改革則是一個影響香港奢侈品行業的“定時炸彈”。如果內地取消對部分的奢侈品的徵稅,將縮小香港相對於內地的售價優勢。

  説香港零售業“大勢已去”似乎不正確,畢竟還可以在過往高基數的基礎上維持平穩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包括九龍倉、崇光百貨的母公司利福國際等香港零售集團早已開始在內地一二線城市跑馬圈地,開發各自品牌的購物商場,香港的大佬們已透過高額的資本支出給內地零售業投了充滿信心的一票。

  眼下各種因素疊加,令香港的零售形勢看上去有點悲觀,但香港這個大中華區最為國際化的城市在未來幾年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競爭性,例如人民幣兌港元匯率大約高出20%,在香港購物相當於內地的八折;大型商場密度高,商場挨著商場,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購物計劃;交通便利,食肆多元化,方便出行等等。

  香港的未來會怎樣,或許只有上帝能預測。但可以問問自己,三年之後,還會去香港購物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